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1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①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联合中央清扫术)的患者;②手术由同一手术组完成,术者经验丰富,解剖娴熟,操作精细;③第一次行甲状腺手术;④术前血钙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均处于正常水平。

  • 标签: 甲状腺 中央区淋巴结 甲状旁腺功能
  • 简介:PTC近年来呈高发态势,尽管多数患者生存预后良好,但疾病复发并不少见。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其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手术首先涉及腺体的处理及颈部中央淋巴结清扫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手术指征、具体的手术范围仍存在诸多的争议。本文对PTC、包括微小癌的腺体切除、中央淋巴结清扫的指征、范围及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情况逐一阐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小乳头状癌 腺体切除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淋巴结阳性与侧淋巴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资料.女36例,男14例.结果根据患者中央淋巴结阳性数目分为3组:中央淋巴结转移数=1(A组,n=21),中央淋巴结转移数=2(B组,n=11),中央淋巴结转移数≥3(C组,n=18),各组相应侧淋巴结受累的风险分别为47.5%、81.8%、88.9%(P=0.012).单因素分析提示T3~4及中央淋巴结阳性数≥2枚是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央淋巴结阳性数≥2枚是独立的危险因素(OR4.67,95%CI1~22),阳性预测值为86.2%.结论T3~4或中央淋巴结阳性数量≥2枚是PTC侧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可考虑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侧区淋巴结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颈部淋巴阴性(cervicallymphnode-negative,cN0)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nilateral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uPTC)患侧中央各亚淋巴结转移(subgroupsofcentrallymphnodemetastasis,sCLNM)与患侧侧淋巴结转移(laterallymphnodemetastasis,LNM)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中央淋巴结清扫+患侧侧淋巴结清扫的161例cN0-u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患侧中央各亚淋巴结转移与患侧侧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N0-uPTC患侧中央各亚,喉前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为患侧侧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8、0.016、0.035)。喉前淋巴结转移为患侧II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气管前淋巴结转移为患侧III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4)。气管前、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为患侧IV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5、0.011)。结论甲状腺癌淋巴结的转移途径有一定规律性,喉前淋巴结转移对患侧II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对患侧III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气管前、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对患侧IV淋巴结有预测价值。气管前或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的cN0-uPTC患者,可考虑行患侧III、IV淋巴结清扫。在此基础上若同时有喉前淋巴结转移时,可考虑行患侧II、III、IV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加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中对淋巴结的清扫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初治的,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手术的100例T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与对照组。统计2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右侧RLN后方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甲状旁腺病理检获及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及血钙水平。结果纳米碳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为(10.96±5.43)枚,高于对照组(8.22±4.40)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1),其中纳米碳组平均每例RLN后方淋巴结清扫数为(1.62±1.95)枚,高于对照组(0.76±1.21)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纳米碳组转移淋巴结数为(2.02±2.40)枚,对照组转移淋巴结数为(1.84±2.61)枚,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纳米碳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素测量值及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t=1.04,P〉0.05)。甲状旁腺误切率纳米碳组为2%(1/50),对照组为6%(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活性纳米碳在TC手术中有利于中央淋巴结的彻底清扫,但对术中甲状旁腺的功能保护可能更加依赖于术者的经验及血供的保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素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的44例早期PTC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放组。腔镜组男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4-14.29)岁,1例为双侧PTC;开放组男5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59-13.7)岁,3例为双侧PTC。术前均行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等检测,B超、颈部CT及喉镜检查。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町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totalthyroidectomy,TT)及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centrallymphnodesdissection,CLND)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简称“甲旁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因PTC行.TT及双侧CLN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6个月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为正常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组(暂时性甲旁减组)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组(永久性甲旁减组)。统计及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寻找甲旁减的危险因素。结果468例PT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4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组227例,包括暂时性甲旁减组220例(47.0%)和永久性甲旁减组7例(1.5%)。单因素表明术中不使用纳米炭(P=0.04)及术中进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数目≥1枚(P〈0.001)是术后甲旁减的危险因素,术中不使用纳米炭(P=0.047)、误切甲状旁腺1枚(P=0.04)、肉眼外侵(P=0.006)及cN1a(P=0.041)是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术中不使用纳米炭(OR,0.437;95%CI,0.243—0.789;P=0.006)及术中进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数目≥1枚(OR,3.025;95%CI,1.999—4.579;P=0.000)是术后甲旁减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不使用纳米炭(OR,0.197;95%CI,0.039~0.982;P=0.048)及肉眼外侵(OR,12-381;95%CI,1.432—107.036;P=0.022)是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行甲状腺全切及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时,建议常规使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虽常规移植至少1枚甲状旁腺会增加术后暂时性甲旁减的发生,但其可减少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的发生;若术前彩超高度怀疑及术中肉眼见肿瘤腺外侵犯,建议重点与患者强调术后甲旁�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纳米炭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淋巴结清扫是治疗cN1期TC的常规治疗方式,乳糜漏是其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3%。尤其是左侧胸导管损伤时,淋巴液漏出量大,处理困难。一般认为24h引流量〈500ml时,大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痊愈.而24h引流量〉500ml,应考虑再次手术缝扎淋巴管。本病例乳糜漏量大,病程长,但最终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可为甲状腺术后乳糜漏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颈淋巴结清扫 保守治疗 甲状腺术后 乳糜漏 甲状腺癌 胸导管损伤
  • 简介:<正>时间:1997年6月8日至6月12日督导员:施鸿生戴元生王雪静地点: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盐城市盐都县本"项目"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WHO、WestemPacificRegion)所资助的江苏省4县(市)结核病控制项目。一、督导概况本次督导,江苏省结防所王志高所长、闰红静

  • 标签: 盐都县 江苏省 病人发现 督导 海安县 病人转诊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单发PTC同侧中央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centrallymphnodemetastasis,I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8例直径>1.0cm单发PTC的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cm组、0.2~0.4cm组和≥0.4cm组,统计ICLNM阳性和阴性在3组间和组内的分布差异,再依据淋巴结分布状态将0.2~0.4cm组分为浑浊组(≥3枚)和非浑浊组(1~2枚),将≥0.4cm组分为簇状组(≥3枚)和非簇状组(1~2枚),统计浑浊组和非浑浊组、簇状组和非簇状组间的差异。结果278例PTC中,病理证实ICLNM阳性和阴性比例分别为65.8%(183/278)和34.2%(95/278),<0.2cm组、0.2~0.4cm组和≥0.4cm组ICLNM阳性分别占37.3%(31/83)、68.0%(66/97)和87.8%(86/98),组间和组内χ^2和P值分别为51.082和0、16.956和0、49.955和0、11.022和0.001;浑浊组和非浑浊组ICLNM阳性分别占74.0%(57/77)和45%(9/20),χ^2和P值分别为6.151和0.013;簇状淋巴结组和非簇状淋巴结组ICLNM阳性分别占92.6%(50/54)和82%(36/44),χ^2和P分别为2.619和0.106。结论PTC患者的CT检查中,随着中央淋巴结增多、直径增大,ICLNM阳性比例增加,对于0.2~0.4cm组病例,浑浊征象提示转移可能性更大,对这些征象的准确识别,有助于外科医生采取更彻底的手术治疗方案,对降低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中央组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中央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索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中央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前瞻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CN0期PTMC患者共200例,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分成单侧中央清扫组和双侧中央清扫组,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双侧中央清扫的清扫效果和并发症。结果PTMC中央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0.7cm、患者年龄≥45岁和男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侧中央淋巴结转移均发生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对侧中央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2%。该部分患者单侧和双侧中央清扫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3±6.04)枚和(12.19±7.18)枚,P=0.035;淋巴结阳性数分别为(1.17±1.47)枚和(2.11±2.75)枚,P=-0.022。结论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中,双侧中央清扫有利于提高肿瘤清扫的彻底性:患者RLN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并不因对侧中央清扫而增加。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甲状腺癌 中央区清扫 危险因素 CNO
  • 简介:原发胰腺的淋巴瘤(primarypancreaticlymphoma,PPL)是非常罕见的胰腺肿瘤,结外边缘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marginalzoneBcelllymphomaof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尽管可以发生在任何结外部位,但截止目前,国内外仅有1例发生在胰腺,且没有任何病理描述。本文报道1例胰腺原发的MALT,并复习文献,供临床和病理医师参考。

  • 标签: B细胞淋巴瘤 结外边缘区 胰腺肿瘤 文献复习 黏膜相 LYMPHOMA
  • 简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日趋规范化.如何使手术做到精准、适当和个体化?长期以来外科医生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的理解和处理有很大差异.本文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SLNB)开始,根据作者临床实践体会及文献资料浅谈乳腺癌腋窝外科处理的相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讨论,促进乳腺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 功能性 癌外科手术 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52例的病例资料。对Hp感染的患者进行抗Hp治疗。对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结果52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中,Hp感染率为88.4%。抗Hp治疗的有效率为91.3%。18例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有效率为66.7%。52例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为92.3%,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83.1%。结论对于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抗Hp治疗是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应进行抗肿瘤治疗,从而使患者得到长久的获益。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感染了世界上90%以上的人群。人体初次感染EBV后将成为病毒的终生携带者。在正常人体内,感染EBV的B细胞能被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s)控制[1]。最初的CTLs细胞免疫反应并不能清除EBV感染的B细胞,

  • 标签: EB病毒 淋巴瘤 EB病毒相关淋巴瘤 发病机制
  • 简介:WHO分类是一个全面的体系,使得全世界NHL的诊断有共同的标准。随机试验表明:标准的CHOP方案加上利妥昔单抗可改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反应率和生存期。非清髓(降低强度)同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可能对NHL某些亚型患者有益,治疗相关毒性低于常规剂量同种异基因移植方案。对结合或非结合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正在进行前瞻性评估

  • 标签: NHL 非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常规剂量 WHO分类
  • 简介:乳腺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乳腺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被误诊为乳腺癌或其他乳腺肿瘤,其治疗与乳腺癌有很大不同,因此治疗前的正确诊断十分重要。为了提高乳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正确率.本文复习并总结了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并对超声新技术在乳腺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乳腺淋巴瘤 超声表现 超声新技术
  • 简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成熟的B淋巴细胞肿瘤性或克隆性增生的结果。它的定义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超过于10×10^9/L及骨髓中淋巴细胞浸润达40%以上。若存在B细胞克隆性的免疫标志,则淋巴细胞计数即使小于5×109/L,亦可确诊为CLL。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B淋巴细胞肿瘤 克隆性增生 流行病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是影响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而切除的淋巴结数目(1ymphnodesnumber,LNN)可能影响淋巴结阳性数目。故探讨评价LNN对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LNN不同,将行全乳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449例分为:A组(LNN〈10)123例,B组(LNN≥10)326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分别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模型对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survival,DFS)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组的pNl、高淋巴结阳性比例和辅助放疗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平均随访:A组43.59个月,B组41.34个月,有可比性。单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结阳性比例、HER-2、辅助化疗方案和辅助放疗是影响D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结阳性比例、辅助化疗方案和辅助放疗是影响DFS的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在A组中,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和进行辅助放疗的DFS明显优于不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和不进行辅助放疗的DFS,而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B组的DFS无明显影响。结论LNN的减少可能影响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病情判断和治疗选择。LNN是预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DFS的一个经济、有效因子。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和进行辅助放疗可弥补LNN不足对DFS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阳性 淋巴结数目 无病生存期
  • 简介:1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因“乏力、怕冷、食欲欠佳1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3d”来诊。患者1年前顺产1胎儿,分娩后无乳汁分泌,产后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怕冷、

  • 标签: 淋巴细胞性 垂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