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内科急症,随着医院技术发展,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神经病变出现之前,还可发生一组以肌无力、呼吸肌麻痹为突出表现综合征,命名为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IMS),成为AOPP患者死亡主要原因。笔者自1997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AOPP患者中有13例出现IMS。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中间综合征 治疗 临床特点 呼吸肌麻痹
  • 简介:1目的通过检测间歇低氧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率、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探讨不同间歇低氧暴露时间HUVECs损伤影响。方法:分别给予HUVECs间歇低氧刺激(1%0,5min;21%0,10min)及常氧(对照组)处理。在不同间歇低氧暴露时间点应用膜联蛋白(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自介素(IL)-6IL-8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间歇低氧处理12、16、2024h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间歇低氧处理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4、8、12、16h各时间点逐渐升高,并于16h达到高峰[(251.40±49.45)ng/L]。间歇低氧处理8、12、16、2024h细胞上清液内IL-8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分别于20h16h达到峰值[IL-8:(737.70±31.08)ng/L;MDA:(2.55±0.04)/μmol/L]。结论:间歇低氧刺激可导致HUVECs凋亡增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在间歇低氧刺激一定时间后达到高峰。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间歇低氧 暴露时间 炎症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及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以及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长春西汀 丹红注射液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总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遗传性长QT综合征(以下简称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以下简称ICD)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这两种治疗在预防患者猝死中差异。方法我院从2003年6月到2013年6月出院诊断为遗传性LQTS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或ICD全部21例患者,结合门诊、电话程控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状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晕厥、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起搏组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39.3±14.3岁,随访时间50.6±26.3个月,1例患者猝死,2例患者再发晕厥前兆,其中1例最终更换为ICD。ICD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4.5±11.9岁,随访时间61.4±43.5个月,3例患者接受了ICD适当治疗,另2例患者接受了ICD不适当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现囊袋感染,1例患者更换为永久起搏。治疗有效率在起搏组及ICD组分别为72.7%(8/11)100.0%(10/10),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1)。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起搏组及ICD组分别为27.3%(3/11)30.0%(3/10),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63)。结论对于不能植入ICD合并窦性心动过缓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可能是一个较好替代方法,但对于QTc≥539ms患者,只有植入ICD才能预防猝死。植入ICD后长期无心脏事件发生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可考虑更换为永久起搏

  • 标签: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随访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永久起搏器 心脏性猝死
  • 简介:受饮食结构生活模式变化影响,肥胖人群有增加趋势。尤其在城市,一方面优越物质生活条件频繁社会交往活动使人们饮食结构失衡,大量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脂肪、蛋黄等高胆固醇饮食及烟酒(烟酒刺激降低肝脏胆固醇代谢);另一方面人们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导致高脂血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 标签: 护理干预 药物 高脂血症
  • 简介:<正>118例病人分为抗生素液囊袋预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其它手本操作方法完全相同。起搏导线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植入,起搏囊袋位于左或右前上胸部皮下。术后第1、3、5d分别更换敷料1次,第10d拆线出院。术后3个月、1年、3年、5年、7

  • 标签: 起搏器囊袋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预防组 起搏导线 操作方法 前上
  • 简介:生殖疣(尖锐湿疣)通常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6型11型引起。然而,还有更广泛HPV类型可以感染生殖粘膜,引起临床(如鲍温样丘疹病、宫颈癌)或亚临床疾病[如通过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测到宫颈上皮内肿瘤(CIN)],或者以潜伏形式存在于本来正常上皮内。

  • 标签: 人类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疣 病毒疾病 宫颈上皮内肿瘤 鲍温样丘疹病 临床疾病
  • 简介:<正>从本质上讲,结核病是一个与宿主免疫力密切相关慢性传染病,宿主免疫力强弱临床诊断治疗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结核病临床诊疗免疫研究中若干问题思索探讨有助于临床医师更深刻地理解

  • 标签: 免疫研究 宿主免疫 细胞反应 结核疫苗 细胞免疫 保护性免疫
  • 简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尽管已受到普遍关注.但仍未显示出任何减缓趋势。1980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1%增至9.7%。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2003年全球有1.94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25年将有3.33亿人口患病。

  • 标签: 睡眠时间减少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HBsAgHBVDNA水平影响。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检测,应用PCR法HBVDNA进行检测,并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13.0for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IL-2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平衡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平衡似HBV复制有抑制作用。

  • 标签: IL-2 IL-10 CD4+细胞 CD8+细胞 HBSAG滴度 HBVDNA
  • 简介:<正>检测52例,其中慢乙肝30例,慢丙肝4例,慢肝(原因不明)18例。结果:血清前白蛋白(PAB)≤200mg/L为分界点鉴别轻、重度肝脏炎症,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1.43%、66.67%67.31%,其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00%93.75%。血清PAB病理分期无鉴别价值;以血清白蛋白≤41g/L为分界点鉴别轻度与重度肝纤维化,其

  • 标签: 肝脏炎症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纤维化程度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影响。方法将351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分为3组,即单纯高血压(EH)组149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129例对照组73例,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价心脏结构功能。结果与单纯EH组比较,EH+T2DM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W1)、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收缩末期升主动脉内径(AO)、射血分数(EF)、平均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值)、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值)/A值明显升高,EH+T2DM组E/A小于0.8或大于1.6例数大于EH组对照组(P=0.03);EH+T2DM组房颤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12)。结论糖尿病老年高血斥患者心脏结构、收缩舒张功能均有一定影响,高血糖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异常。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 简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是目前公认睡眠呼吸紊乱“金治疗”方法,如果压力滴定正确.nCPAP治疗效果可以接近100%。但仍存在面罩问题、气流刺激以及鼻部干燥或充血等引起不良反应,而且使用不方便,费用较高,患者耐受性和顺应性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睡眠呼吸紊乱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突出皮脂腺(图1)Tyson腺、皮脂腺增生及Fordvce异位皮脂腺是常见阴囊及阴茎体正常皮肤变异,但往往会引发患者焦虑情绪。龟头上通常鲜有皮疹发生。患者虽然病情能有一定自信,但仍可能出现一些身心症状,造成畸形心理恐怖。

  • 标签: 正常皮肤 男性外生殖器 皮脂腺增生 焦虑情绪 身心症状 阴茎体
  • 简介:<正>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1组给单纯降糖治疗;2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降血脂治疗;3组在降糖治疗同时加用脂肪肝相关治疗(易善力2片,丹参3片,熊去胆酸片100mg,均每天3次)。结果:1组84%患者血糖、肝酶恢复正常;32%患者B超或CT恢复正常或好转。2组98%患者血糖恢复正常;10%患者B超或CT恢复正常或好转;肝酶无变化。3组88%患者血糖恢复正常;96%患者肝酶恢复正常;52%患者B超或CT恢复正常或好

  • 标签: 降糖治疗 易善力 降血脂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姜黄素大鼠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干预作用。方法18只1月龄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姜黄素组,每组6只。以25%乙醇代水饮12周后每周1次腹腔注射脂多糖(2mg/kg体重)、共4次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姜黄素组制模同时饲以姜黄素。17周后处死动物。测血糖浓度,常规胰腺病理检查及胶原纤维染色,检测胰腺组织淀粉酶脂肪酶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ANP组姜黄素组胰腺病理评分分别为1.17±0.41、7.33±2.583.50±1.05,姜黄素组较ANP组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姜黄素组胰腺组织匀浆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分别为(7348±102)、(14135±1272)U/g,均高于ANP组(5428±547)(9123±1250)U/g(P值均〈0.05)。对照组、ANP组姜黄素组胰腺TGF-β1mRNA表达量分别为0.618±0.019、0.818±0.012、0.745±0.088,AN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姜黄素组(P值均〈0.01)。结论在长期摄入乙醇基础上反复腹腔注射脂多糖可诱导慢性胰腺炎;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表达而产生抗胰腺纤维化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慢性胰腺炎 内毒素类 乙醇
  • 简介:酵母是一种镜下单细胞真菌,通过出芽繁殖。白色念珠菌菌株构成了从阴道分离出酵母菌90%。其余菌株中最常见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属可以引起阴道炎,而且经常常规治疗不敏感。尚无证据表明,非白色念珠菌属引起阴道炎患病率正在增加。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属 单细胞真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阴道炎
  • 简介:<正>40例患者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化疗结束24h后即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3μg·kg-1·d-1(一般100~150μg/d),连续3d;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第1~5天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4.0×109/L,即每日皮下注射G-CSF2~3μg·kg-1·d-1,连续3d或至白细胞≥4.1×109L。结果:G-CSF可有效防止白细胞过度下降,并可使其

  • 标签: 恶性肿瘤化疗 复查血象 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急进4500m高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心钠素(ANP)浓度、肾素活性(PRA)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急进4500m高原,43名健康青年男性分别在进舱前模拟高原22h后接受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NA及ADR浓度,放射免疫方法检测ANP浓度及PRA。急性高原反应(AMS)评分大于10分受试者为AMS组,其余为non-AMS组。结果与平原相比,模拟高原22h血浆NA及PRA降低[NA:(3.7±0.8)vs(2.9±0.5)μg/L;PRA:(2.9±1.8)vs(1.3±1.1)μg/(L·h);P〈0.01],而ADR、ANP升高[ADR:(2.0±0.6)vs(2.5±0.5)μg/L,P〈0.01;ANP:(79±31)vs(100±42)ng/L,P〈0.05]。虽然两组上述指标在平原均无显著差异,但模拟高原22hAMS组血浆NA浓度显著高于non-AMS组[(3.1±0.4)vs(2.8±0.5)μg/L,P〈0.05]。AMS评分与进舱前、后血浆NA浓度呈正相关(r=0.435,0.391,P〈0.05)。结论急进高原初期机体发生明显神经-内分泌变化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与AMS有关。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心钠素 肾素 急性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