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发现,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约60%感染者呈暂时亚临床感染,25%感染者呈轻重不等急性肝炎发作,约10感染发展成慢性肝炎或慢性病毒携带者。般认为,HBV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疾病过程取决于个体免疫反应状况。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直接参与免疫反应,在递呈抗原及限制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乙肝病毒感染中HLA免疫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乙肝病毒感染 免疫调控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HBV) 免疫反应 慢性肝炎
  • 简介:病毒肝炎种发病率高、感染力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染。其中乙型肝炎乙肝)危害性最大。我国乙肝HBV)高发区,乙肝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达60%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亦高达10%~15%,且30%~50%母婴传播所造成,它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HBsAg携带者,而且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获得重大进展,现将近年来母婴传播及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HBSAG携带者 乙肝表面抗原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正>用ELISA法检测重庆新桥医院1993~1999门诊及住院患者59434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阳性12403例,占20.86%,并从199322.67%逐年降至199918.19%。单独抗HBs阳性9751例,占16.40%。抗HBe阳性15763例,占26.52%,并从199341.02%呈逐年减少至199913.04%。HBsAg抗HBe阳性者从19930.72%增加至1999

  • 标签: 乙肝病毒标志物 重庆新桥医院
  •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等多家机构联合进行项荟萃分析,评价HBV状态与PaC风险之间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个体中,患PaC总OR值为1.22,相比于从未接触过HBV感染个体,慢性或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患PaC风险总OR值为1.60,

  • 标签: 病毒携带状态 风险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HBV表面抗原 HBSAG阳性 胰腺癌
  • 简介:<正>完全闭管式PCR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110例病毒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HBeAg阳性/抗HBe阴性患者HBVDNA拷贝数与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或HBeAg阴性/抗HBe阴性患者拷贝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DNA拷贝数与肝实质损害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

  • 标签: 血清谷丙转氨酶 乙肝病毒 肝实质损害 拷贝数 肝炎患者血清 荧光探针技术
  • 简介:乙型病毒肝炎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乙型肝炎高发区,统计显示,HBsAg阳性者约1.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其中10%-20%可演变为肝硬化,1%-5%可发展为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持续抑制或中止肝炎病毒复制,减少肝细胞损伤,阻止肝炎变为肝硬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降酶、抗纤维化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关键。现就近年病毒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核苷类 综述
  • 简介:<正>慢性乙型肝炎125例分为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3组,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轻重等方面皆具可比性。观察3、6、及12HBV-MHBV-DNA变化。结果:治疗3,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0.4%,36.6%39.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9.1%,41.5%,50.0%。治疗结束后及6HBehg、HBV-DNA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总有效率分别为12%,918%;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

  • 标签: 抗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治疗 阴转率 乙型肝炎 DNA 阳转率
  • 简介:目的了解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6至20136收治10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非抗病毒疗法,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抗病毒药物α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进行肝功能、血清HBeAg定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存活42例,观察组存活48例,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HBVDNA拷贝量、MELD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崇。

  • 标签: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 简介:<正>用ELISA法作HBV血清学五项指标(两对半)检测,将1860位内科疾病患者按科室主要分为消化、肾病、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神经6大疾病组,电脑存档临床检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9种两对半模式,特殊模式较多出现;共检出HBsAg阳性345例,总阳性率为18.55%,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0.20%,具有显著性意义(x~2=19.59,P<

  • 标签: 检验资料 血清学调查 统计分析 总体平均 常规检查
  • 简介:全世界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占世界人口5%。每年约有100万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全部传染死亡数之首位。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病毒持续复制机体免疫清除障碍乙肝发病2基本要素,目前病毒治疗繁杂,疗效不,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 免疫调节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 HBV感染
  • 简介:泰能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及肾功能影响;门冬氨酸乌氨酸(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初步报告;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52例;银杏叶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 标签: 寄生虫病 慢性乙型肝炎 传染病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慢性重型肝炎 临床研究
  • 简介: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thyroiditis,SAT)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般认为与病毒感染病毒产生变态反应、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我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与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有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亚急性甲状腺炎致病因素之一,亚急性甲状腺炎也可能乙型肝炎肝外表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亚急性 甲状腺炎 乙型肝炎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0(2016101日0时至10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549843例,死亡1489。其中,甲类传染中霍乱报告发病11例,无死亡。乙类传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3种传染共报告发病266503例,死亡1476。报告发病数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以及淋病,占乙类传染报告病例总数94%。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乙类传染病
  • 简介:<正>路透社伦敦52日电特写:新旧疾病困扰着人类(作者麦吉·福克斯)结核病、疟疾、流感曾经令我们祖辈几代人惊恐不安,夺走了许多人生命。这几种疾病如今又给千百万人构成生命威胁。好像这点还不足以使人们感到害怕,医学领域正面临着大量新令人惊恐疾病威胁。除了艾滋病之外,还有变异链球菌、E大肠杆

  • 标签: 结核病 传染病 艾滋病 疾病 新旧 人类
  • 简介:<正>910763寄生虫病化学治疗进展(综述)/刘约翰∥临床内科杂志,-1990,7(4)-2~6910764免疫核糖核酸与寄生虫病(综述)/杭盘宇…∥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0,2(4)-83~84910765甲型瘸毒性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肝膜特异性脂蛋白意义/曾庆声…∥天津医药,-1990,18(8)-471~473检测甲肝49例,血清肝膜特异性脂蛋白(LSP)

  • 标签: 血吸虫病防治 临床内科 临床分析 阴转率 治疗后 慢活肝
  • 简介:20051202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20051203综合性医院门诊236例传染分析;20051204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感染疗效观察;20051205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康复期T淋巴细胞受体Vβ24亚家族取用格局分析;20051206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变化动态观察;2005120718例医护人员SARS感染调查分析;

  • 标签: 传染病寄生虫病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HBsAgHBVDNA水平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检测,应用PCR法HBVDNA进行检测,并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13.0for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IL-2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平衡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平衡似HBV复制有抑制作用。

  • 标签: IL-2 IL-10 CD4+细胞 CD8+细胞 HBSAG滴度 HBVDNA
  • 简介:<正>1025份临床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免疫学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HBVDNA阳性率为99.2%(390/393),平均拷贝数为4.65×10E8拷贝/ml:在HBsAg(+)、HBe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62.5%

  • 标签: HBCAB 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血清 DNA 拷贝数 免疫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