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结核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流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和结核病的双重感染、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extensively—resistanttuberculosis,MDR/XDRTB)的增多,
简介:<正>笔者系来自北京的一名防痨工作者,能认识倍受美国医界敬重、世界知名的华裔结核病专家許汉光教授,感到十分荣幸。受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施鸿生及上海市肺科医院何国钧二位主任之托,担负采访许教授,撰文将她介绍给国内同行,笔者受此任务引以为荣。1973年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80年从工作了13年的青海高原返回北京,结束了下放为基(1998.9)笔者系来自北京的一名防痨工作者,能认识倍受美国医界敬重、世界知名的华裔结核病专家許汉光教授,感到十分荣幸。受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施鸿生及上海市肺科医院何国钧二位主任之托,担负采访许教授,撰文将她介绍给国内同行,笔者受此任务引以为荣。1973年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80年从工作了13年的青海高原返回北京,结束了下放为基层服务的高原生活,开始了我的正规临床和学术生涯。我在北京309医院从事结核与呼吸病房工作12年,集中于结核病的诊治及临床研究,救治过不少疑难危重结核病人,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6篇,3次获全军科研奖。在国内最早提出化疗反应性结核病和化疗反应性脑结核病的观点,并在1990年北京举办的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第16届东区结核病和呼吸疾病会议上作了报告。在20年的临床工作基础上,特别是近12年接触大量难治性结核病人,他们中往往由于多发耐药医治无效而死亡,使我盼望有朝一日能参加结核基础科研,探索耐药原因及攻克方法。1993年我以访问学者身份来到美国,几经周折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进入了结核菌基础研究实验室。在贝勒医学院(BaylorMedicalCollege),我现任病理科结核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5年来在詹姆斯·马瑟(JamesM.Musser)教授的直接指导下,我与其它研究者一起研究结核菌耐INH.SM.EMB.RFP.PZA.FQ等抗结核药的基因�
简介:在2004年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检验分会场上,我国检验界知名专家教授以及与会代表就“心脏标志物”、“检测项目测定的标准化”、“血小板、凝血因子、NO等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在心血管病检验中的应用”四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卫生部临检中心主任申子瑜教授、心脏标志物专家潘柏申教授等出席了会议。杨振华教授作了“寻找新的心肌标志物”的报告,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心肌标志物一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该心肌标志物应用简便、快速,不需昂贵的仪器就可检测,非常适合推广;潘柏申教授详细介绍了他参与起草的“心脏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建议”的第二版第一稿的各章节内容;天坛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和我院检验中心主任陈曦教授分别作了蛋白质组学、基因分子生物学在临床检验医学中应用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简介: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皮下种植后形成的瘤块剪成1mm^3组织块再移植至36只裸鼠皮下,待皮下移植瘤直径达0.8~1cm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荷瘤对照组、光敏剂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光动力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后予激光照射),每组12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3周后取瘤称瘤重,计算瘤体积及抑瘤率。结果PDT组治疗后第6天瘤体积为(0.24±0.15)cm^3,显著小于荷瘤对照组的(0.43±0.18)cm^3和光敏剂组的(0.39±0.15)cm^3(P〈0.05),并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更加显著。但治疗后15d起,PDT组移植瘤体积又开始增大。治疗21d后,PDT组瘤重为(0.69±0.23)g,显著小于荷瘤对照组的(1.65±0.21)g和光敏剂组的(1.62±0.12)g(P〈0.05)。PDT组抑瘤率为58.18%,显著高于光敏剂组的1.80%(P〈0.05)。结论PDT对胰腺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起效快,但单用疗效维持时间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