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供氧设施的合理选择。方法将120例ICU需院内转运的非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转运时采用便携式氧气筒供氧,对照组采用传统氧气袋供氧,观察使用两种供氧设施转运途中氧气的流量变化及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结果便携式氧气筒氧流量较氧气袋释放更加平稳;使用便携式氧气筒的患者血氧饱和度(93.9vs.89.2)、呼吸频率(23vs.24)、心率(90vs.97)均优于使用氧气袋护送患者,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使用便携式氧气筒,能保证有效供氧,从而提高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院内安全性。
简介:目的:观察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46例,患者经脱水、镇静等常规治疗后仍有血压明显升高,治疗前平均收缩压(SBP)≥225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以恒速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尼莫通,初始剂量3ml/小时,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直至达到目标血压170~180/100~110mmHg后维持静滴24小时.结果:用药后30min、60min、2hr、3hr的平均血压降至218/115mmHg、205/110mmHg、198/108mmHg,188/105mmHg,4小时后达最大效应,血压为175/100mmHg,并稳定至用药结束时的173/98mmHg,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作用平稳,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伴腹泻患者运用集束化护理预防肛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选择本院入神经内科条件符合的脑卒中患者2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6例,给予集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肛周皮炎的的发生情况,严重度以及发生后的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为53.85%。观察组肛周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周皮炎患者均在3天以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1±0.71d;对照组5例患者在1周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5±2.86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伴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中能有效减少肛周皮炎发生率,降低皮炎发生程度,缩短皮炎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48h内置鼻饲管,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营养科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干预组采用力存益生菌颗粒(上海励成营养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g采用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2次/日+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两组应用时间均为15d。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水平及腹胀、腹泻等胃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率为22.81%,对照组为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TP、PA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10.52%,对照组发生率为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腹泻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为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ICU引起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ID-GN8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3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78.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7%,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均为66.7%,庆大霉索60.6%,哌拉西林57.6%,头孢他定42.4%;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结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有较高敏感性;对大部分其它青霉素类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
简介:目的:研究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包括ICU的科学设计、布局;人员和设备的合理配置;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环境、人员和病人的科学管理.观察ICU危重病人各种院感发生率变化,并与以前ICU内院感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留置病人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vs34.36%P<0.01),实验组血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56%P<0.05),实验组泌尿道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2%vs34.36%P<0.01).结论:ICU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降低呼吸道、泌尿道、及血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措施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不同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溶栓治疗效果,为治疗CIS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应用COCHRANCE(包括中国和中国Ccra中心在内的13个中心的50010多人)协作网评价方法对CIS疾病患者的不同药物使用、不同剂量适应以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收集到26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实验,其中有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5个试验比较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10个试验比较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高剂量溶栓治疗组呈现出早期死亡的发展趋势,与低剂量溶栓治疗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溶栓药物与高剂量溶栓药物在治疗CIS患者中不能够得出更好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其中有52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有74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全部患者均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治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年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清PCT、血浆白蛋白、血乳酸、合并急性肾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血浆白蛋白、合并呼吸衰竭均为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存活组治疗后血清PCT及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HR、合并急性肾损伤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影响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合并呼吸衰竭与血浆白蛋白等。临床上需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并进行APACHE11评分,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各项参数;根据RIFLE修订标准将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三期,比较三期患者的预后。结果:ICU中重症患者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为21.31%,死亡率为57.6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其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较高.与存在基础疾病及MODS有关;在老年病人中急性肾损伤三期之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性。结论:重症病人年龄越大,病情越重,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简介: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I)对多发伤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9年2月诊治的68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严重创伤组(ISS≥16分)和对照组(ISS〈16分)间cK—MB、cTnI升高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情况。结果:严重创伤组cTnI阳性率30.6%、MODS发生率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和3.1%,P〈0.01。结论:对多发伤患者行cTnI检测有利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建议临床常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部化学伤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50例医院收诊眼部化学伤患者,为其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并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结果50例患者共计化学烧伤62只眼,其中有5只眼出现白色浑浊的临床表现,7只眼出现角膜增生的症状,9只眼的眼脸外翻症状。50例眼部化学伤患者(62只眼)经过临床急救以及舒适护理干预后,有效治疗57只眼,治疗有效率为91.9%;50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为90.0%。结论为眼部化学伤患者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存在的医疗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资料,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麻醉中患者理想的生理状态,观察高龄患者全麻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麻醉效果均较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麻醉意外及严重的并发症,出现5例频发室性早搏,33例患者术中血压明显升高,12例患者血压下降,分别对症对症治疗得以纠正。结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应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充分做好术前相应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维持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麻醉风险。
简介:摘要临床工作中为方便卧床的危重患者穿着,避免患者因穿普通病员服不当发生受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人文关怀为前提下提出一种危重患者卧床专用病服。该病服设计简单,制作方便。临床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和舒适等优点。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种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方法:86例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确定其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①86例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共获菌株10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5株(77.89%);革兰氏阳性菌7株(7.14%);真菌17株(15.60%).②检出的病原菌除真菌外全部进行药敏试验.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最严重,耐药率为88.4%,其次分别为红霉素(85.87%)、氨苄青霉素(73.91%)、头孢拉定(72.83%)、氟哌酸(67.39%)、丁胺卡拉(63.04%)、头孢唑啉(31.52%)、庆大霉素(31.52%),复方新诺明(29.34%)、头孢噻肟(26.09%).结论:重视基础病,及时作出明确的细菌学检测,有针对性地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是提高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