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为外科护士进行更为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以三角交叉检视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护士的深度访谈和观察以及护士和患者问卷调查等资料收集,共回收患者问卷98份,护士问卷25份。运用持续比较方式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出影响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的相关因素,并予以干预措施,交叉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的知识水平和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亦较干预前有显著的提高。外科护士自我意识提升影响术后疼痛管理水平的理论模型包括概念结构、促进因素和结果3个部分。结论外科护士自我意识的提升可提高术后疼痛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术后患者应接受卧床休息与活动指导,以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同时,心电监测与并发症预防、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与抗凝治疗等也是心脏康复的关键环节。此外,心脏运动康复和心理干预作为新兴手段,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这些研究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康复医学的深入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本院有医护人员135人,从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共接诊患者61567例,在实行行为转变理论后医护人员采样送检,比较实行护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培养结果。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手培养合格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培养合格率,提升医护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订阅护理期刊状况及影响订阅期刊的相关性因素,为更好地指导护理人员开发利用期刊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88名护理人员订阅护理期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88名被调查者中护理期刊个人征订率48.3%,人均订阅种类为0.52种;经常阅读者占16.3%,阅读种类人均1.3种;经常上护理学术网站者占6.9%,2.4%对计算机检索技术非常熟悉;工作太忙是影响护理人员阅读的主要原因占78.1%,38.2%护理人员认为阅读护理期刊不重要或不太重要。结论提示亟待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更新紧迫感及信息情报意识,以适应21世纪护理学科迅速发展的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藏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抑郁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藏地区2022.08月至2022年12月利用微信公众号发放的在线问卷,对医务人员44名与非医务人员124名进行调查,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PHQ-9)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进行发放,分析,通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抑郁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对医务人员44名与非医务人员124名进行调查,发现非医务人员PHQ-9量表更高,P<0.05,GAD-7量表、CD-RISC-10量表评分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对比,P>0.05,且抑郁情绪检出率、焦虑情绪检出率,医务人员40.91%、45.45%,非医务人员72.58%、53.23%,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非医务人员更高P<0.05。经过分析,非医务人员心理弹性评分低于27分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接触疑似感染患者以及心理弹性低下是导致医务人员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产生的高危因素。结论:新冠肺炎暴发中西藏地区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且心理弹性较差,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