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新生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血管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新生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穿刺的护理特点,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回顾了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现状、优缺点及相关的护理策略。研究方法部分,我们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选取新生儿患者,分别采用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进行输液,并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等。结果显示,头皮静脉穿刺在初次穿刺成功率、操作简便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增加头皮血肿的风险。四肢静脉穿刺虽然初次穿刺成功率稍低,但长期留置的稳定性较好,且并发症相对较少。讨论环节中,我们深入剖析了两种穿刺方式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强调了个体化选择的重要性。综合分析,临床应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宜的静脉穿刺部位,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针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特点和病人心理特点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心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经过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护理工作,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泌尿外科的患者显著增多,泌尿系统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泌尿外科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常规护理只能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泌尿外科的护理水平,需了解该科室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的效果。本研究探讨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抽取患者100例为对象,实施分组研究,比较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的循证护理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心理状态普遍不佳,应用循证护理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简介:摘要:目的 对PBL与对比性护理查房方法在创伤骨科护理教学中的质量进行评估和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之间在我院创伤骨科当中进行了学习的50名护生,其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之间来院学习的25名护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来院护生的25名护生为观察组使用PBL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以及学习总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生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护生,两组间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创伤骨科护理教学方法期间,对护生实施PBL教学方法可以对护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提升,强化护生的临床综合水平。
简介:[目的]比较跟腱断裂术后病人分别采用休息位有限制动法与传统的踝关节重力垂足位石膏制动法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效果,改进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体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肢早日康复。[方法]将56例跟腱断裂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踝关节采取休息位有限制动。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踝关节重力垂足位石膏制动。一年后采用Amer—Lindhoin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92.5%,而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为74.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体位采用改良休息位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传统体位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老年病是指老年期所罹患的疾病或多发的疾病。老年病的特点可概括为8个“多”、即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多种因素可触发老年病的发生、多数老年病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老年病多数为一体多病、同时伴有多脏器衰竭和多系统功能障碍、有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和多种老年问题的出现、老年病常常存在多重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问题。如要预防老年病的发生,首先个体要用终身的努力进行自身健康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适时进行疾病风险预测、有计划治未病、有信心治已病、有恒心求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规范化管理在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02例口腔疾病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均接受正常口腔检查,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健康教育,护理组接受全程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口腔健康质量、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健康状况、龋齿患病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儿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IP)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每日刷牙次数≥2次、掌握正确牙齿清洁姿势、每周摄取甜食次数≤2次、每次饭后漱口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及探诊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乳龋率(22.77%)、恒龋率(31.68%)、充填率(14.85%)均低于对照组(44.55%、58.42%、3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05%)高于对照组(7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规范化管理在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应用中效果显著,可提升口腔健康质量,降低龋齿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