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ion,PBSCT)期间患者口腔黏膜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PBSCT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追踪式的评估与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记录口腔黏膜的变化情况及恢复时间,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26例PBSCT患者中101例出现不同程度口腔黏膜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患者的感染恢复时间缩短,感染期间疼痛减轻,食欲增强;所有PBSCT患者出层流舱前,口腔黏膜感染的症状均全部消失,口腔溃疡全部愈合,黏膜完整。结论选择合适的漱口溶液,适时使用紫外线治疗仪,加强对症护理、咽喉部黏膜的护理及饮食和心理护理,对降低PBSCT患者口腔黏膜感染的发生率、缩短黏膜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以及研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配合以及护理。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阶段,本院对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70例病人实施全面探讨。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APBSC采集35例病人为参考组,实施全程配合+护理手段的APBSC采集35例病人为研究组。通过比对首次采集实际成功率与消极情绪产生率、护理实际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配合+护理手段的研究组APBSC采集35例病人首次采集实际成功率以及护理实际满意度,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参考组APBSC采集35例病人高,而消极情绪产生率,要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参考组APBSC采集35例病人低。结论:实施全程配合+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降低消极情绪产生率、不良反应相关数据,提高首次采集实际成功率以及护理实际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实际护理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对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5例患者实施全面探讨。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全面护理手段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通过比对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发热、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数据、护理实际满意度;结果:实施全面护理手段的观察组33例患者护理实际满意度,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对照组32例患者高,而并发症相关数据,要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对照组32例患者低。结论:实施全面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控制并发症相关数据,提高护理实际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供者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及护理方法。方法 本科室 2017.11-2020.5采用 COBE Spectra 6.1 血细胞分离 AutoPBSC程序对 35例年龄 1-14岁的儿童供者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 35 例儿童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顺利,均获得了足量的 MNC和 CD34+细胞数。供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发生采集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在采集前的准备和评估,心理护理和采集过程中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熟练的操作技术等保障了儿童供者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实际护理疗效。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阶段,本院对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5例病人实施全面探讨。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32例病人为参考组,实施全面护理手段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33例病人为研究组。通过比对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发热、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数据、护理实际满意度;结果:实施全面护理手段的研究组33例病人护理实际满意度,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参考组32例病人高,而并发症相关数据,要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参考组32例病人低。结论:实施全面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控制并发症相关数据,提高护理实际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简介:【 摘要】目的 : 研讨红细胞参数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及其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 从我院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且确诊的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各抽选 30 例,设为 A 组与 B 组,并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 30 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行血液检测,并分析红细胞参数。 结果 :A 、 B 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减少均更明显,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示, A 组较 B 组、对照组增大更明显, P 均<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在血液检验工作中,红细胞参数的检测对不同类型贫血有较高的鉴别与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指利用大剂量化疗和重组人工血细胞刺激因子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中。然后,用血细胞分离器将单个核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浓缩在血液中并冷冻储存。采用大剂量化疗/放疗尽可能杀死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后,对患者进行再输注,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目的。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情况。方法: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同时加强心理支持、造血干细胞输血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均成功。移植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和胃肠道反应,其中发热8例,胃肠道出血2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结论:加强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是恶性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具体情况。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8-2019.10月内接受的62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1例,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不良反应以及采集细胞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采集细胞质量,临床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不良反应与细胞质量,探讨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8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1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另外1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疲乏、肢体麻木、低血糖及小便不解等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患者而言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2组患者采集细胞质量水平,观察组患者的采集次数、单个核细胞数目及CD34+细胞数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采集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对采集细胞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使用隔日过滤虑盘时,不同的血液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清除效果的影响,选择并建立合适的去除白细胞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提高血液中白细胞的清除效果①。方法 抽取血站采集的全血90袋,在采用隔日过滤虑盘时不同的储存时间(即采即滤,4h,24h),分离制备后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别留取相应的标本,检测血液过滤后的白细胞含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当采用隔日过滤虑盘时,即采即滤组白细胞残留量明显高于4h组和24h组,4h组、24h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全血采集完成后采用隔日过滤虑盘时,应将血液置于2-6℃的环境下储存4h及以上时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以有效地提高白细胞清除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早产儿脑损伤合并脑出血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比值的临床指导价值。 方法 选取2018.06—2020.06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根据回顾性研究分为早产儿无脑损伤组、早产儿脑损伤组、早产儿脑损伤合并脑出血组。比较患儿入院24h内NLR、PLR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并追踪至患儿纠正年龄1岁,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将其分为有后遗症组和无后遗症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NLR和PLR比值变化。结果 相较于早产儿无脑损伤组,早产儿脑损伤组NLR、PLR值均明显升高(P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管理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供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采集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质量,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低,供者的舒适度更高,依从性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