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病房的噪音污染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于我院外科病房收治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23年1月-6月内的患者为对照组(250例,未实施护理对策);2023年7月-2024年1月内的患者为观察组(250例,采取控制外科病房噪音污染的护理对策),对护理效果,如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外科病房的噪音污染实施护理对策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对降低病房噪音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1日—12月31日我们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采用北京产M251122分贝仪对呼吸病房的各种嗓音进行测量,包括呼吸铃、大声说话声、关门声和治疗车轮声等,并与前6个月进行比较。结果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后,呼叫铃频次从250次/d下降到28次/d;大声说话声从25次/d下降到3次/d;关门声从102次/d下降到55次/d;治疗车轮声从20次/d下降到6次/d。从患者认为病房噪音的主要来源来看,呼叫铃声从95.4%下降到21.2%,大声说话声从85.8%下降到25.6%,关门声从82.2%下降到23.2%,治疗车轮声从78.2%下降到19.1%。结论通过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有效降低了病区内的各种噪音,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临床实践探讨手术室噪音对手术病人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影响,并针对该情况寻找对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手术室接诊的60例全麻下手术患者,以医学统计学随机分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样本例数均为30;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为其采取降噪音措施,对常规组未予以降噪音措施干预,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观察比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状况及手术切口缝合拆线时间。结果:采用降噪措施干预的实验组手术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显著低于手术过程中未采用降噪措施干预的常规组患者,该结果满足医学统计学要求(p<0.05);术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该结果满足医学统计学要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拆线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患者,该结果满足医学统计学要求(p<0.05)。上述实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降噪音措施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心率及血压等基础生命指标,降低噪音干扰能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同时还能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拆线速度,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恢复。建议临床手术室中采用降噪音措施,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以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应用局部加温技术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的研究对象50例,分别在研究对象的左臂和右臂位置,通过皮内注射方式给予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5U,经未经过其他任何特殊处理的左臂定为对照组,嘱咐研究对象每天早晚,采用温水对右前臂进行浸泡处理,持续时间10min左右,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对比72小时皮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72小时皮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如果实施局部加温处理,将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需对该问题给予特殊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口服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SPECT(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简称SPECT)是像检查可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rCBF)情况,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的阳性诊断率,正确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作者观察15例TIA息者口服乙酰唑胺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rCBF静息与负荷显像同一部位图像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其扩张脑血管效果满意,可通过正常与病变部位图像确定rCBF差异的对比度而发现病灶。其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药物反应轻教,患者容易接受。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以保持患者心态平静,维持脑血管的稳定性,掌握显像剂注射时间,观察病情及药物反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方法:在我院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制定符合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流程,确保受试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保证临床试验顺利开展。重点措施:成立专科疫情防疫工作小组;研究人员掌握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知识;受试者管理网格化;重视筛查受试者的流行病学;落实入院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胸部CT检查;严格受试者住院期间的管理;动态关注受试者心理;制订受试者不能按期随访应急方案。结果: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承担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32项,其中门诊筛查和随访853人次,需住院的入组和随访病例115人次。流行病史筛查率100%,口罩规范佩戴率91.43%,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率100%,受试者服药依从性98.6%,受试者超出访视窗口期2例次、失访1例次,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制定完善防控管理体系,对受试者严格落实筛选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强化教育和受试者管理等措施,保障了受试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确保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简介:为了使新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使用,其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试验必须遵循国家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以保证受试者的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之一的我科近年承担了多项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是指扩大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受试对象为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以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科在多次的参与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管理经验。为药物正式上市后的临床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的护理管理工作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一次全国性“大流行”,2020年3月开始出现了国际疫情回流我国的现象,疫情仍需严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顺利开展临床试验,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和受试者的安全,本文通过介绍从启动会、招募、筛选期、试验期、清洗期、出组、复查,各个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概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Ⅰ期临床试验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体会,如今疫情已成常态化防控,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临床试验护理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