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之间摄影的50个畸形面部表面数据作为对象,共测量了20个面部软组织特征线距,分析三维照相系统对于畸形面部影响进行获取的精确性。结果:通过分析后发现,特征线距和标准值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凸起畸形来说,其在未通过时和通过时的测量误差之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裂隙畸形来说,通过时与未通过时的误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的数据精确性受到畸形形态的影响,但是误差属于可控范围内。
简介:[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尿道口对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观察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比较2组患者菌尿、尿路感染、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第3天、第7-10天和第14天的菌尿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和清洗时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分别为4.35%和8.70%,低于对照组的17.39%和47.83%。结论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并未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但可降低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录90例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率、血压恢复到正常的时间更快,观察组反射性低血压发生率2.22%,对照组发生率17.78%,结果比较P<0.05。干预前SAS、SDS评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反射性低血压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心率和血压指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