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成立临床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流程重置,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以及危急值的报告和反馈流程进行培训。结果2010年全年共接到危急值报告123例,且有42%的危急值报告在夜班进行接收,均得到紧急处理,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结论对临床危急值实施质量控制,规范了危急值报告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危急值的处理效果。

  • 标签: 危急值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在5月10日召开的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现行的护理收费标准非常低,严重背离了护士的劳动价值。目前,我国已将适当提高护理服务价格作为未来3年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的工作目标之一。合理调整护理收费应该纳入医保,不增加患者的负担。

  • 标签: 服务价格 高护理 理顺 新闻发布会 收费标准 劳动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在DRG支付制度下医院不可收费耗材的管理与成本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医院管理实践及政策环境,探讨了耗材管理的关键问题和挑战。研究发现,有效的耗材管理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DRG制度的推动下,医院需要制定科学的耗材采购、使用和库存管理政策,以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 标签: DRG支付制度 医院管理 不可收费耗材 成本控制 资源优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我院于2020年1月进行了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措施的施行,为验证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措施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将我院2020年1月-10月间就诊的55例患者的终末病案设为实验组,2019年1月-10月间就诊的55例患者的终末病案则设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缺陷病案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共发现17份(30.91%)缺陷病案,对照组则发现6份(10.91%)缺陷病案,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存在意义,P<0.05。结论:应用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措施对患者的病案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有助于缺陷病案发现率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病案管理 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 病案缺陷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智能监控系统的引入为手术室安全管理带来革新性突破。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手术室智能监控系统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系统在人员管理、设备监控、环境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智能监控系统能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建议进一步优化智能监控系统功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应急预案,构建全方位的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

  • 标签: 手术室安全 智能监控 管理策略 风险防控 智能化
  • 简介:介绍了实施护理会诊制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护理会诊制度,成立护理会诊小组,不断强化护理技术协作和会诊意识,在科内、科间及院间实施护理会诊。认为护理会诊制度促进了专科护理建设,使护理新技术得到了及时的应用及推广,解决了临床护理疑难问题,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护理 会诊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助产士陪伴分娩联合疼痛管理与初产妇分娩结局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初产妇划分至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两者分别接受围产期常规干预与助产士陪伴分娩联合疼痛管理,并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初产妇相对缺乏生育经验,其在围产期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因素,而在围产期干预工作中重点突出助产士陪伴分娩联合疼痛管理,则能达到规避风险因素、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士陪伴分娩 疼痛管理 VAS评分 分娩结局
  • 简介:呼吸科病区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康复的场所,又是多种微生物聚集的地方.病房新老患者不断变换是感染交替的潜在诱因。医护人员为患者诊疗和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成为病原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这点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呼吸科在院内感染监控与消毒灭菌质量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全体医务人员树立和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参与意识.自觉地成为医院控制感染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根据呼吸科特点.加强对病区高危区的消毒管理.强化重点部位和重点仪器等的消毒.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把院内感染控制到最低限度.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 标签: 呼吸病区 消毒质量 监控管理
  • 简介:目的提高对压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动化办公平台研发信息化压疮上报系统,由难免压疮登记表、压疮发生登记表及压疮转归登记表3部分组成。护理部每天通过该系统自动收集数据,并及时把数据传给压疮管理小组,护理部及管理小组对全院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压疮上报与得到压疮管理小组处置时间缩短,压疮上报率提高,压疮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疮上报流程与监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实现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压疮 信息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预防的监控与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治疗并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80例,按照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的导管感染监控与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导管使用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x²=5.013,P<0.05);观察组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63.5±10.2)天,长于对照组的(50.8±9.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0,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x²=4.812,P<0.05)。结论 加强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监控与管理,能够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静脉留置导管 感染 监控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预防的监控与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治疗并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80例,按照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的导管感染监控与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导管使用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x²=5.013,P<0.05);观察组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63.5±10.2)天,长于对照组的(50.8±9.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0,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x²=4.812,P<0.05)。结论 加强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监控与管理,能够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静脉留置导管 感染 监控 管理
  • 简介:近年来,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加之部分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这对护理方面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护理人员,要强化护理制度的管理,特别是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的管理,把由护理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差错 查对制度 管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预防 医患关系紧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分级监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50,分级监控管理),对比压疮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分级监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分级监控管理 压疮 护理质量
  • 简介:总结了本院实施护士长夜查房制度以来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护士长夜查房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病区环境不清洁.夜间护理措施不到位,护士对患者病情不熟悉,不注意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健康宣教不到位等.认为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护士长更好地掌握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一线资料,促进护理方法改进,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管理 查房制度 基层 差错 纠纷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双向查对制度对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80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查对制度)和观察组(双向查对制度),各4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安全性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中实行双向查对制度,可以提高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安全性,降低护理工作的差错率。

  • 标签: 双向查对制度 门诊输液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时采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均为49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过程中,采用风险预警监控,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使得下肢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还可以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临床的护理中。

  • 标签: 护理风险预警 下肢深静脉血栓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