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病因学探讨NAFLD是脂肪组织和(或)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在肝脏的表现形式,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S)的组成成分之一,亦有证据显示,NAFLD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NAFLD的发展趋势仍未明了,其通常进展较为缓慢,也可迅速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坏死。从临床角度来看,NAFLD的主要危害在于其继发的糖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损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NAFLD、采取什么措施逆转代谢异常是临床所要解决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脾补肾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26例疑似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患者,观察分析其病理表现,以明确诊断。结果26例患者通过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的分析,最终明确诊断,25例患者确诊为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论早期的病理诊断,有助于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及早确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并对比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患者80例(91眼),经颅脑CT排除重度颅脑损伤,证实视神经损伤存在,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甲泼尼龙组(40例)、地塞米松组(40例),甲泼尼龙组1000mg静滴,3天后减量;地塞米松组30mg静滴,3天后减量,两组均使用甘露醇静滴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部分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率分别为54.55%和3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甲泼尼龙对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受伤后只要无禁忌症,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杂性与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根据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分为复杂性组与非复杂性组各25例,入选的5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期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预后效果。结果与非复杂性组相比,复杂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洗率、腹腔脓液引流量、引流率等指标均明显较小(P<0.05);而在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腔内脓肿率、肠梗阻率、感染率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时间长,手术较为复杂,预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方法选取6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是本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而实验组基于此添加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组采用华法林和常规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抗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抗凝功能差不多(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抗凝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参考组更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9.09%和31.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行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存在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抗凝功能,减小患者脑栓塞以及脑卒中等概率,还能够减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特点展开探究。方法选出2016年7月-2017年12月因患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而进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78例病人(年龄≥60岁)列入试验组;选择同期就诊的60岁以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0例列入对比组;回顾分析并对照两组病人出血原因、胃镜检查及急诊疗效等情况。结果和非老年病人相比,老年病人因胃癌、胃溃疡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显著更高,活动性出血的比例显著更高,急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低(均P<0.05)。结论接诊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时,急诊医务人员要先查明出血病因,并按病人实际情况施予救治处理,以提升总体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每组患者30例。单药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则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对有生育要求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治愈率、血β-HCG水平、包块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血β-HCG降幅≥15%率、包块降幅≥30%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期间输卵管畅通率稍高于单药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分析显示联合组均显著短于单药组(P<0.05)。结论相比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而言,联合MTX与米非司酮治疗,可取得更好地治愈率、血β-HCG降幅≥15%率、包块降幅≥30%率,尽管不良反应稍多,但在可控范围,同时能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随访期间输卵管通畅率要更高,可行性强,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腹泻贴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5%,(χ2=6.23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时间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6.3157,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减轻了患儿给药的困难,较为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对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 患者113例,根据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 65例)和穿孔性阑尾炎组( 48例)。 结果 在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轻- 中度)以及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 CT 征象中穿孔阑尾炎与非穿孔阑尾炎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对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时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以及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的特异性较高,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敏感性较高;非穿孔阑尾炎患者 CRP 低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 P < 0.05 )。 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在CT 征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术前诊断时可以采用 CT 诊断对患者是否存在阑尾穿孔进行一定的判断,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阑尾炎是否穿孔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