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3年内复发率。方法分析总结36位病人42肢体行分段缝扎手术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3年静脉曲张的复发率。结果传统手术比分段缝扎手术有更低的3年复发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隐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仍然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静脉曲张 传统手术 分段缝扎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治疗效果明显,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结扎剥脱术 大隐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精索静脉曲张不良患者精液质量、精液生殖激素通过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72例,并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A+B级活动力精子相比于观察组治疗后的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A+B级活动力精子较差,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选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能够将自身的精子质量有效提升,改善精液生殖激素,临床上值得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宣传。

  • 标签: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 精液质量 精液生殖激素
  • 简介:目的评价小切口集束型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手术简要过程:手术切口长约2cm,逐步切开各层并找见扩张的精索内静脉,同时找到与其伴行的精索动脉,用弯钳将精索自腹膜上分离出并牵出切口,确认精索血管内无输精管后,游离钳夹切断并集束型结扎精索血管,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关闭切口。结果60例手术均效果显著。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手术时间25min;切口长度1.5~2.0cm,平均1.8cm;术时无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7d。术后5例出现鞘膜积液。随访3~12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5%。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良好等优点。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外科学 结扎术 腹膜后间隙/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单双号法分为试验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腹腔镜精索结扎术治疗,试验组则应用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同时2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效果显著,可减少复发率,提高预后疗效,改善精液质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低位显微 曲张精索结扎术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喉罩全身麻醉,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麻醉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物使用量、输液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有效改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身体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股神经阻滞 喉罩全麻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点式剥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痔疮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结扎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和10天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面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中医结扎疗法 痔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的60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3个月评价患者的肛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治愈率、复发率、随访时间、大便失禁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重返日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Wexner分值、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初始排便容量、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波幅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Wexner分值、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初始排便容量、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波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的住院天数短,愈合时间短,能更快地重返日常活动,可以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又能更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 高位肛瘘 肛门功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30例3D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将30例小儿疝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3D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手术效果。结果30例手术均很成功。手术时间为5~20min,平均时间为(10±4.5)min,术中出血量为1~5ml,平均出血量为(3.2±1.1)ml,住院时间为1~3d,平均住院时间为(2±1.5)d,无无睾丸易位、精索粘连、睾丸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3D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手术,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相比,视野更清晰,出血更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保证手术安全等优势。

  • 标签: 小儿 腹腔镜疝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内环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13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46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患者采用普通腹腔镜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双孔法),而C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外高位结扎内环术(单孔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C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内环缝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术式未产生较大创伤,且手术用时缩短,患者预后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斜疝 腹膜外 内环高位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经腋静脉、贵要静脉和颞浅静脉PICC置管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新生儿121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成3组,腋静脉组(n=29)患儿经腋静脉进行PICC置管,贵要静脉组(n=35)患儿经贵要静脉进行PICC置管,颞浅静脉组(n=57)患儿经颞浅静脉进行PICC置管,比较3组置管方式的临床情况。结果腋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5%,贵要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3%,颞浅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98%,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患儿穿刺时间短于贵要静脉组、颞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并发症率20.69%,贵要静脉组并发症率28.57%,颞浅静脉组并发症率10.53%,颞浅静脉组患儿并发症率低于腋静脉组、贵要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腋静脉三种方式各具优劣,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安全、适宜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腋静脉 贵要静脉 颞浅静脉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顺行穿刺方式,试验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患者的浅静脉进行有效保护。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逆行静脉穿刺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炎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和淋巴廓清对于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对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病人资料8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术和根部淋巴结廓清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和根部淋巴结廓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淋巴结转移率以及复发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生存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直肠癌病人采取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和根部淋巴结廓清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 淋巴廓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炎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为新生儿提供外周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接收94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儿提供股静脉穿刺采血,为研究组患儿提供外周静脉穿刺采血,评价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情况、评估患者采血后标本溶栓率及皮肤紫绀发生率。结果常规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0例(85.11%),研究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5例(95.74%),研究组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χ2=6.525,P=0.011)。常规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12.77%,皮肤紫绀发生率为17.02%,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4.26%,研究组患儿皮肤紫绀发生率为6.38%,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皮肤紫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外周穿刺采血法操作简单、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采血后新生儿出现皮肤紫绀、标本溶血率较低。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静脉 股静脉 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生病选择静脉输液,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儿科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操作基本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笔者在儿科工作近20a的体会,浅谈一下小儿静脉穿刺,希望对我们的工作能有所帮助。

  • 标签: 穿刺术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的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低位肛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前一组采取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后一组实施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将两组低位肛瘘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和愈合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常规肛瘘切除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更适合应用在低位肛瘘的治疗中,效果更优。

  • 标签: 低位肛瘘 常规肛瘘切除术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大隐静脉剥脱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切口数目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术中切口少、出血量少,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内镜 大隐静脉切除术 大隐静脉剥脱术 下肢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