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采用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白癜风患者,根据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29例,对照组患者行单一的补骨脂酊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72%和86.2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疾病治疗期间,采用单一的补骨脂酊治疗可改善瘙痒及白斑等症状,但是伴有光毒反应,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光毒反应和光敏性,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恶提高,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外线治疗仪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作两组,43例予以常规治疗者作对照组,47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紫外线治疗仪治疗者作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是97.87%,比对照组的79.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消失、溃疡缩小1/2、溃疡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Ⅲ度、Ⅳ度溃疡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治疗仪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值得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中重度银屑病NB-UVB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4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NB-UVB光疗治疗,对照组照射方案为初始剂量0.4J/cm2,隔日1次,前5次每次增加0.05J/cm2,而后每次增加0.1J/cm2;实验组照射方案为初始剂量0.4J/cm2,隔日1次,每次增加0.1J/cm2。记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实验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0%,对照组则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实验组发生1例干燥、2例瘙痒、1例红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对照组则有2例干燥、2例瘙痒、1例红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每次增加0.1J/cm2照射剂量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能够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通过使用红外线理疗灯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我院的9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与灯照组两组。针灸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方式,灯照组采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经过2-7个月的临床治疗,及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针灸组与灯照组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但相比较而言,灯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为100%,没有无效患者;而针灸组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即5名患者没有恢复面部功能或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过程中,针灸和红外线照射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运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摄影条件下,乳腺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变化,探讨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摄影方法。方法:采用全视野乳腺数字化X线机,在不同摄影条件下[手动曝光模式(manualexposurecontrol,MEC)、自动曝光模式(automaticexposurecontrol,AEC)]对标准乳腺模体进行重复曝光测试,记录每种摄影条件下的体表入射剂量(entrancesurfacedose,ESD)和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glandulardose,AGD)。由3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按照美国放射学院乳腺模体影像评价标准对影像进行评分,并对ESD、AGD及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管电压(28kV)时,ESD和乳腺AGD随着管电流的上升而上升;固定管电流(56mAs)时,ESD和乳腺AGD随着管电压的上升而上升,固定管电压和固定管电流这2组摄影参数改变的图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34,P均〉0.05)。结论:在乳腺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中,MEC模式更适合个体化诊断,能够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达到剂量最优化。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DSA冠脉造影致医护人员辐射剂量的研究,探讨DSA冠脉造影过程中辐射的防控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参与DSA冠脉造影工作的2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DSA冠脉造影试验,测量医护人员各层面皮肤对于辐射的吸收情况,比较其辐射剂量。结果与第二术者相比,第一术者乳腺辐射吸收剂量(0.218±0.059)mGy<(0.342±0.044)mGy和性腺辐射吸收剂量(0.231±0.042)mGy<(0.315±0.026)mGy相对更低(P<0.05),而眼晶状体、甲状腺的辐射吸收剂量与之相仿(P>0.05)。在第一术者中,与铅衣后相比,铅衣前的眼晶状体辐射吸收剂量(0.164±0.023)mGy>(0.064±0.009)mGy、甲状腺辐射吸收剂量(0.195±0.035)mGy>(0.142±0.054)mGy、乳腺辐射吸收剂量(0.184±0.034)mGy>(0.134±0.011)mGy和性腺辐射吸收剂量(0.177±0.028)mGy>(0.125±0.013)mGy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DSA冠脉造影,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以有效降低辐射吸收剂量,保障其健康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的5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透析时行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照射治疗,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内瘘手臂疼痛感、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内瘘手臂疼痛感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0.031,P<0.05);干预后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5,χ2=9.195,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患者采用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照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疼痛感,还可以使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联合α-硫辛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共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红外线进行治疗,持续12d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震动感觉阈值。结果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红外线联合α-硫辛酸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震动感觉阈值也有明显的改善,因而可以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2.5-5.5Gy)中子辐射对小鼠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所有BALB/C小鼠均为雄性,共计278只,将上述278只小鼠分为5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分别对各动物组进行90%中子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2.5Gy(80只),3.0Gy(60只),4.0Gy(60只)及5.5Gy(60只),对照组18只,分别在照射动物后6h,12h,1d,3d,4d,5d,7d,10d,14d,21d及28d采取静脉血,利用SYSMEXKX-21多项目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1)中子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2.5-5.5Gy中子照射可使小鼠外周血WBC于照射后6h均明显降低,12h呈现一过性升高,之后又进行性降低,4.0-5.5Gy组未见恢复;而2.5Gy于照射后21d恢复至正常状态。(2)中子照射后外周血血小板的变化;在照射2.5Gy后6h-12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照射后1-3d,小鼠外周血PLT开始降低,于第5d进一步降低,至第10d血小板降至最低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在照射14-28d后血小板开始恢复,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在照射3.0-4.0Gy后6h即开始明显降低。于第10d外周血PLT降至最低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2.5-5.5Gy中子辐射可以引起小鼠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破坏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质量参数的显著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是否对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交替影响做详细探究。研究方法分别将24颗脱落的同一位置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将其任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A组,第二组为B组,第一组采用丁香酚类封闭剂Endofil,第二组采用树脂类封闭剂AH-plus,然后在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将每一组进行细分,每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a1、a2、a3、和b1、b2、b3,每一个小组四颗牙齿。将a1和b1用相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1%的氯化钠溶液);a2和b2采用另一种清洗剂进行清洗(15%乙二胺四乙酸+4.5%氯酸钠+1%的氯化钠溶液);a3和b3在a2和b2的基础上再加超声清洗。用树脂粘结剂固定纤维桩五天后,做成薄片,利用新型电子显微镜对每一组根管内壁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为纤维桩粘结强度a1组7.3兆帕,a2组9.2兆帕,a3组18兆帕,b1组10兆帕,b2组13兆帕,b3组19兆帕。利用三因素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相互影响,对每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溶液对根管进行清洗时,使用树脂类封闭剂的纤维桩粘结强度比使用丁香酚类封闭剂的高;超声波介入清洗根管时,两种封闭剂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对于烧伤患者体温的影响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观察组的发热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2.33±0.57)d,较对照组的(3.02±0.57)d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热率及发热程度,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