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的态度,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2月,应用自编问卷,对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等810名医务人员和835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医患双方公认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的期望、医患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认识不一致、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认同率均>70.0%;对于预防医患纠纷的措施,医务人员认同率较高的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97.8%)、平衡医疗资源(97.3%)等涉及政府、社会层面的宏观措施,而患者认同率较高的是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态度(92.7%)、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92.5%)等医院方面可操控的措施;在第三方调解、法律仲裁、行政调解、双方协商4种纠纷解决途径中,医务人员首选第三方调解和法律仲裁,但患方则首选双方协商和行政调解。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溃疡治疗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下肢静脉溃疡知识调查表对 1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 80%( 78.12%)的患者不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对身体的危害, 68.75%的患者不知道溃疡愈合后下肢局部的护理方法,虽然有部分患者使用弹力袜,但是仅有不到五分之一( 18.75%)的患者表示了解压力疗法的注意事项。患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多为他人传播( 71.87%)。结论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需开展多元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其采取正确治疗、护理方法的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分析技术在帕金森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者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用定量脑电图(qEEG)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名帕金森病(PD)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患者,33名患有一般性头病头晕的神经症患者(对照组)的脑电图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PD按MMSE成绩分为痴呆和非痴呆两组。结果PD患者的慢波(δ、θ频段)功率值显著增加,而快波(β1、β2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PD痴呆组的δ波功率值与PD非痴呆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qEEG,可评定PD的认知功能,是评定PD的有效手段之一。qEEG可在PD早期进行评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关系,并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方法选取80例LA患者,根据不同分级对其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量化评定,对比不同组间评分差异,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结果LA-IV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和LA-I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三组(P<0.05);LA-I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两组(P<0.05);LA-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P<0.05),而MoCA评分则远低于后者(P<0.05);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均与LA分级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LA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关联,且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的损害都有明显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评估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接受测试者,比较各组的注意力、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双相Ⅰ型患者和双相Ⅱ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结论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Ⅰ型组患者执行力损害较明显,双相Ⅱ型组患者注意力较双相Ⅰ型组损害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对祁阳县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的认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祁阳县0-14岁流动儿童数10493人,通过对流动儿童及其监管人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0493名流动儿童的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知晓率基本都低于70%,主要通过接种单位接种预约单、通知单被动给儿童接种疫苗,对免疫接种知识有主观需求为75.29%。结论祁阳县的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低,主观需求还较低,政府及医疗机构应加大免疫工作的宣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给予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24.58±5.12)分优于对照组的(19.54±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ADL评分(32.14±3.15)分与对照组ADL评分(33.01±3.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84.56±4.78)分优于对照组的(60.14±5.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后疗效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个体化认知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并实施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将同期收治的另外37例行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干预组,采用个体化认知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依从性相比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相比较干预组更高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实施个体化认知护理,不仅可以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避免术后并发症、术后结石复发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吸入麻醉于对照组应用,静脉麻醉于观察组应用,对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前、术后1价3值6对12h的MMSE评分及其平均睁眼时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平均睁眼时间及其MMSE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方式均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是予以静脉麻醉方式干预,患者清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更低,因此,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价值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