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口腔溃疡时采用口腔溃疡药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在2017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药膜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银水溶液的方式治疗,在连续治疗1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治疗口腔溃疡时采用口腔溃疡药膜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一号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溃疡1号加减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明显多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与2年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和2.5%,明显少于对照组27.5%和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一号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减少复发率,治疗总体效果相对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溃疡患者和中青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3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甲组,选取同期71例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作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服用非甾体药物、不规律腹痛、腹胀发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酗酒、规律腹痛及反酸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胃底部及胃体溃疡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胃窦部溃疡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多部位溃疡发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大溃疡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溃疡和中青年胃溃疡临床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应针对性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0例,分别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常规方法进行麻醉深度检测并指导麻醉管理。结果观察组术中MAP变异指数、HR变异指数、丙泊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呼吸循环紊乱、苏醒延迟、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检测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管理,可提高麻醉管理质量,使患者获益。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溃疡治疗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下肢静脉溃疡知识调查表对 1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 80%( 78.12%)的患者不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对身体的危害, 68.75%的患者不知道溃疡愈合后下肢局部的护理方法,虽然有部分患者使用弹力袜,但是仅有不到五分之一( 18.75%)的患者表示了解压力疗法的注意事项。患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多为他人传播( 71.87%)。结论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需开展多元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其采取正确治疗、护理方法的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对皮肌炎伴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找出更好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8年5月到本院来治疗皮肌炎伴皮肤溃疡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基本性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皮肌炎伴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全面性优质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加速患者的恢复,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8例仅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H.pylori清除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H.pylori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嗳气、腹痛、腹胀和反酸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溃疡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64名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32名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全面性临床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32名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治疗,研究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性临床护理治疗对于口腔溃疡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缩短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三联疗法改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预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11月的105例Hp阳性消化道溃疡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分组,阿莫西林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左氧氟沙星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观察综合疗效、Hp根除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阿莫西林组78.85%(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根除率94.34%高于阿莫西林组80.77%(P<0.05);左氧氟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66%略高于阿莫西林组13.46%(P>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能够快速促进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溃疡面愈合,提高Hp根除率,安全可靠。
简介:1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8—10—21因乏力2a,进食后腹胀、解血便1a,加重0.5a就诊,患者于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在意,近1a来出现进成形食物后上腹胀痛,只能喝少量米汤、菜汤,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坠胀感,鲜血便,近0.5a来感症状加重,体重下降25kg,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肝功无明显异常,白蛋白26.8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行B超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大量腹水,当地给予补蛋白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就诊我院,入院急查血:血Hb37g/L,WBC2.23×10^9/L,PLT450×10^9/L。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用药特点。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门诊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各53例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且单病处方组与多病处方组各53份。实施用药特点的统计分析,探究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患者的单药处方与多药处方情况,且将两组数据予以对比。结果调查显示抑酸药为最常用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且在门诊用药处方中,多病处方组抑酸药应用比例相对高于单病处方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单药处方中,抑酸药应用比例相对较高;多病处方中胃粘膜保护剂应用比例相对较高。结论深入分析门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用药的特点,有助于提升规范门诊用药行为,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形象。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治疗法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中选取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中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中医治疗法进行胃溃疡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不存在任何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值得各大医院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