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治疗腰部筋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腰部筋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湿热敷治疗,治疗期间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6%,观察组是9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7%,综合组是9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治疗腰部筋伤的临床疗效显著,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中医妇科门诊2014年8月~2016年2月接诊的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全部患者经常规与临床病理确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0%(36/4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及差值上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上除了“口苦而腻”消失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其他症状上消失率上皆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局部体征改善上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西药与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是加减龙胆泻肝汤在次要症状“口苦而腻”上的改善要更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34%)显著优于参照组(83.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平均血流变化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平均血流变化有所改善(P<0.5),观察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改善了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62例不典型脑中风后肢体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案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中药湿热敷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借助不同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32%)明显超过了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19%),差异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效果突出,疗效显著,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普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红细胞激光和荧光参数的差异及意义。方法:用UF-10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经肾活检确诊的肾性血尿70份和非肾性血尿86份,记录血尿红细胞激光和荧光参数。所有数据比较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差异用studentt检验。结果:各参数P70—Fse(ch)、Fse—DW(ch)、Non—LysedRBC%、RBC—MFL(ch)、RBC—MFsc(ch)、RBC—MFL—DWSD(ch)肾性血尿组分别为62.0±10.5、30.9±9.1、65.7±26.8、17.0±2.7、56.1±10.9、16.8±4.7;非肾性血尿组分别为111.3±16.1、28.3±11.8、82.6.5±18.6、17.0±2.5、72.8±26.0、15.9±3.6。经统计分析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P70-Fsc、Non-LysedRBC%、RBC—MFsc三参数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其他各参数差异不明显。结论:可以利用红细胞激光和荧光上述参数差异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的临床作用并作分析。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联合清肝泻热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水平及尿淀粉酶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之前有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局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临床效果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52)与参照组(n=52)。参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2%(49/52),参照组,20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6%(43/5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按摩法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对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与观察组156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除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外,于产后6—8h开始,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湿热敷按摩配合心理暗示疗法,产后进行持续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两组平均泌乳时间、乳量及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缩短(均P<O.01),产后l周泌乳量及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O.01)。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并进行持续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坚持4—6个月以上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贫血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贫血类型分组,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4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共48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健康人50例设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均开展血液检验,检测红细胞参数。结果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MCHC、RBC、MCV、RDW、MCH及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MCHC、Hb高于缺铁性贫血组,RBC、MCV、RDW低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C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地中海贫血确诊率为79.2%,缺铁性贫血确诊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有效反映贫血情况,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方面临床价值较高,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细胞检验各参数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A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再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三组人群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RBC)均高于A、B两组(p<0.05)。A组的RBC、血红蛋白(Hb)、RBC/MCV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B组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对于贫血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鉴别贫血类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医效和治疗机理。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70病例作为研究资料。并将7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西沙比利片服用,实验组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病主要症状,分析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9%。实验组促胃动素、促胃液素水平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良好,明显缓解病症,促进促胃动素、促胃液素的产生,值得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