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引导髋臼假体安装。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安装髋臼杯,观察组用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引导下定位。后在三维CT重建下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比较二组数字准确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维CT重建下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观察组准确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00%VS68.5%,P<0.05),术后复查CT片显示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位置良好。结论体外髋臼角度测量技术操作简便,不增加感染风险,角度精确误差小,在临床使用中减少了术中操作时间,降低了组织损伤及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 外展角 前倾角
  • 简介:摘要DSA已广泛应用在全身各部位血管肿瘤检查介入治疗,DSA检查所有血管检查“金标准”,为确诊治疗提供了必要信息参考,介入放射测量技术作为DSA后处理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凭借自身在测量精度与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为DSA后处理测量主流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DSA技术优势,为诊疗提供准确数据信息参考,文章从不同维度出发,对DSA技术原理进行厘清,在相关理论原则框架体系下,推动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以满足临床医学介入诊疗使用要求,构建起现代化DSA后处理测量体系。

  • 标签: DSA 系统测量 测量技术 开发利用
  • 简介: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主要发病原因之,本研究比较CT血管造影(CTA)颈动脉超声(US)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情况.方法:对34例急性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住院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作CTAUS检查,并对其中3例进行了DSA检查.颈内动脉段狭窄率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法进行计算,颈总动脉及颈膨大狭窄率根据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法进行计算.结果:34例中30例(88.2%)发现颈动脉斑块,CTAUS测得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34.6%±17.8%32.5%±13.9%,两者对狭窄程度判断致性为70.9%.以DSA为金标准参考时,CTA正确诊断1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但被US低估为50%狭窄.CTA发现40/80钙化斑块(50.0%),US发现23/80钙化斑块(28.8%).此外,US发现1处斑块溃疡,未能在CTA显示.结论:CTAUS作为快速无创伤检测血管形态技术,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颅外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为最常见老年性痴呆.占所有痴呆60%~80%。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AD患病率为1.75%~4.9%。该病发病隐匿.且逐渐进展.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功能减退症状、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症状非认知性精神行为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AD病因不明.临床诊断困难,确诊只能依靠尸检。AD患者生前诊断主要依赖临床检查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由于缺乏客观生物学标志.诊断准确率仅为74%-86%日。由于认知功能改变脑功能异常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许多年就出现了,只有早期诊断才能及早开始药物治疗。因此.如能有种非侵人性客观方法早期诊断该病将是很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体积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线性测量探讨脑萎缩与脑出血后遗症相关性以及对临床诊断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脑萎缩认识。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全部头颅CT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均采用常规头颅CT扫描方法并进行线性测量。结果通过检查发现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同时合并脑萎缩共计72例,占总比为72%,无脑萎缩共计28例,占总比为28%。在72例脑萎缩患者当中轻度脑萎缩患者为35例,中度脑萎缩患者为21例,重度脑萎缩患者为16例;硬膜外出血17人为脑萎缩患者;硬膜下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脑室内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1人为脑萎缩患者;额叶出血4人为脑萎缩患者;小脑出血6人为脑萎缩患者;枕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颞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结论脑萎缩与脑出血发生具有相关性,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萎缩,为临床早期诊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萎缩 影像表现及测量 脑出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厚度与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相关性,为早期产前筛查提供重要指标。方法对1750例行产前检查孕妇于孕11-13周+6天均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NT值,对胎儿NT值增厚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进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观察至出生。结果1750例孕妇中胎儿NT值>3.0mm者22例,筛查阳性率为1.3%,22例NT值>3.0mm者均进行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正常者为17例,其中8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中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隐性脊柱裂,其余9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至胎儿出生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异常者为5例,1为Tuner综合征,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测量产前遗传学检查重要指征之,NT值增厚与对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胎儿早期异常 颈项透明层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肛肠手术作为常见临床手术之,术后镇痛方法主要有三种,为全麻基础上静脉镇痛、全麻基础上硬膜外镇痛以及全麻基础上腹横肌平面阻滞1。其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对更为突出,不过术后管理难度较大;腹横肌平面阻滞实施必须依赖设备,还需要具备较好神经阻滞技术,镇痛效果也会因为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出现差异;静脉镇痛操作最为简单,但是效果满意度不高,同时会出现较高不良反应。本文将对肛肠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肛肠手术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内耳骨性结构测量数值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材料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由两位医师测量内耳骨性结构(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及耳蜗宽度、高度、窝神经孔宽度)2次,取两侧平均值,分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结果致性良好(P>0.05,r>0.89)。实验组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WCN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儿童。可能为CT诊断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种量化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耳 感音神经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将分级检验方法用于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探讨其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门诊接收以及住院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检验法进行血脂生化指标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拉网式检验法进行血脂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验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48.84%)、载脂蛋白AI(48.84%)以及载脂蛋白B(37.21%)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检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血脂检验 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拉网式检验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价本组患者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治疗1周后,治愈26例,占59.09%;有效15例,占34.09%;无效3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8%(41/44)。本组4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22例,占50.00%;有效15例,占34.09%;无效5例,占11.36%;总有效率为88.64%(39/44)。结论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取得较为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半规管 疗效
  • 简介:医学专业实验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用控制论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采取即时反馈方法,不断接受来自学生输出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 标签: 控制论 医学实验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妊娠高血压采用降压治疗方法对其胎儿血流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45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降压治疗,分析产妇治疗前后胎儿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A-RI、UA-S/D以及UA-PI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MCA-PI、MCA-S/D以及MCA-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某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用降压治疗确保产妇顺利分娩关键步骤,尤其对于重度妊高症产妇,可改善胎儿血流量,但对于脑动脉血流量进行检测,发现有胎儿宫内低氧现象,在临床治疗中需谨慎。

  • 标签: 重度妊娠高血压 降压治疗 胎儿血流 影响效果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种比较理想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78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87%,较对照组79.49%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较对照组82.05%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之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质量改善方法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接受100份进行血常规检验标本为研究案例,分为甲组乙组,甲组不采用质量控制优化,乙组则采用质量控制优化方式,对两组检验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检验情况分析,乙组甲组准确人数分别是48例40例准确率分别是96%80%。乙组准确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检验质量评分进行分析,乙组评分为90.2±0.5分,甲组评分为80.6±0.8分,乙组评分高于甲组。结论对血常规标本进行质量优化检验分析,整体效果明显,能提升整体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改善方式 策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茎突长度和角度测量参照物选择正常数值范围。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用16排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选定可靠参照物后进行茎突长度和角度测量。结果:左侧茎突长度29.5mm,内倾角72.6°前倾角83.1°;右侧茎突长度29.1,内倾角74.3°前倾角85.9°。结论:螺旋CT测量茎突长度和角度非常方便,茎突前方颞骨下缘位置较为固定,所以前倾角前方用其切线较为固定,测量结果也更为可靠。内倾角用茎突轴线与两茎突根部连线夹角测量更为方便可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颞骨/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胎盘早剥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分析患者临床特点,终止妊娠组采用立刻终止妊娠方法治疗;硫酸镁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结果1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40例有腹痛症状,45例阴道流血,23例伴随血性羊水。经治疗,硫酸镁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终止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比终止妊娠组好,P<0.05;硫酸镁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终止妊娠组低,P<0.05。结论胎盘早剥临床特点有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经保守治疗有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死亡,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78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87%,较对照组79.49%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较对照组82.05%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之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采用程序化护理配合方法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中运用采用程序化护理配合方法治疗,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程序化护理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