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准确地定是检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数量和免疫指标,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HBV-DVAFQ-PCR诊断试剂盒,以一种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组合所产生的实时检验定量PCR方法,检测了58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经FQ-PCR检测,9例HBV的HBsAg、HBeAg、HBcAg、HBcAb都阳性标本,其HBV-DNA的阳性率为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0×10^8/ml;16例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62.5%(10例),平均拷贝数为5.2×10^5/ml,而常规PCR只有33%的阳性率;7例HBsAb、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14.3%(1例),平均拷贝数为4.7×10^3ml。结论:HBV-DNA的FQ-PCR检测较常规PCR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定量准确,结果可靠,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物假阳性污染,可以真实反映HBV的感染和低复制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病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的母乳中HBVDNA含量及其传染性,更好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利用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45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进行血浆及乳汁中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45例产妇血浆和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45)和67%(30、45),其HBVDNA含量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7,n=45,P<0.01),HBeAg(+)与HBeAb(+)两组间比较血浆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含量高于HBeAb(+)组。结论:乳汁和血浆中HBV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浆中HBVDNA高拷贝的产妇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血浆中HBeAg与乳汁及血浆中HBVDNA含量都具有明显关系,它的存在提示血浆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较高。
简介:目的研究ELISA法定量测定钙调素(CaM)的最优条件。方法用重组人CaM、免抗CaM,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辐照处理,改善抗原因相化条件;通过对抗原包被液、包被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ELISA定量技术。结果以pH7.40.01mol/L的PB为包被液,包被及后续封闭时间为4℃静置72h,CaM包被浓度为5-8g/ml,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37℃60min,可获最佳CaM定量结果。结论建立的检测CaM的ELISA测定方法,敏感性、重复性均在临床检测可接受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可用于细胞内外CaM的定量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2017年,对我辖区的39家旅店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评分。结果本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主要对39家旅店进行量化评分。其中评分为优的旅店占4家,良好旅店占10家,一般旅店占20家,差的旅店占5家。从其总体水平来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还不错。本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管理的工作主要针对住宿行业制定相关的评分项目,在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前后,对旅店的卫生情况进行成效统计,其管理工作后的成效明显好于工作前。结论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可以从宣传、制定有效评分标准、加强卫生监督等方面进行,从而有效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临床标本中的TTVD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设计针对TTV基因保守序列非转录区(UTR)的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基团双标记探针。将PCR扩增所得的产物片段与PUCm—T载体连接并进行克隆,提取重组质粒以极限稀释法进行定量,作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通过对重组质粒的测序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通过与套式PCR—ELISA方法阳性检出率的比较,显示本方法学的高灵敏度。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对36例丙肝患者及123例不同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乙肝患者,1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TVDNA的定量检测,评估TTVDNA在不同人群中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此外还观察了乙肝患者不同血清ALT水平组别TTVDNA阳性检出率的差别。结果:本方法检测TTV—DNA的灵敏度高于基于ORFl的普通套式PCR—ELISA方法,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通过重组质粒标本梯度稀释检测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7拷贝/ml;批间CV为13.2—16.0%,批内CV为6.5.0—11.3%。健康体检者、丙肝患者、乙肝患者三组人群的血清TTVDNA定量结果分别为10^4.11±0.97、10^3.91±1.07、10^3.89±0.99拷贝/ml;三组人群TTVDNA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显著性;且乙肝患者(TTVDNA+)血清ALT水平与TTVDNA载量无相关显著性(P>0.1);乙肝患者血清ALT异常与正常两组TTVDNA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显著性(P>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数据化,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临床标本的TTV—DNA定量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4~2016.4中未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中40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次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16.5~2017.5建立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40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次观察组,选择护理部-护士长-护士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并由责任组长以及各科护士长所组成。对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后健康知识、护理操作、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提高临床上护理工作质量,以保证治疗各个环节顺利开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数量化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种不同中医症候类型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观察不同中医症候患者的肝脏尾状叶、肝脏左右径、前后径,肝、脾CT值,以及脾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120例6种中医证候分型肝硬化患者的在肝右叶前后径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数量化诊断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需进一步考察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多巴胺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好转率;血压指标回升时间、心衰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彩超相关指标、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指标回升时间、心衰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彩超相关指标、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彩超相关指标、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彩超相关指标、彩超相关指标、血压指标指标,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急性及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扭转运动。方法:对2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及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VVI二维动态灰阶图像,脱机分析左心室短轴观中基底部及心尖部各节段的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结果:①3组受检者的心肌扭转运动方向相同;②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心肌缺血组部分缺血节段的舒张期旋转速度显著降低,但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VI技术定量分析心肌扭转运动可能有助于检出和鉴别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为评价局部心肌运动提供更多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心脏超声技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不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LI),观察组冠心病患者使用PLI,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两天、手术后30天以及手术后半年的三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V和LVESV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是经过30天以及半年的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的LVEF、LVEDV和LVESV值具有较好的回转,且差异较大(P<0.05);在接受PCI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较低,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心脏超声技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评价分析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体检确诊的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实验室指标检测、腹部肝脏超声影像检查及Fibrotouch技术测量CAPTM值。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的BMI及各实验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rotouch技术检查提示NAFLD患者114例,诊断准确率89.1%明显高于腹部彩超检查结果的78.9%(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APTM值与实验室检查值中的TG、FBG、HDL-C、硬度E值呈明显正相关(r=0.056、0.160、0.265、0.887,P均<0.05),而其于BMI、ALT、AST、TC、LDL-C、HbA1c则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无痛检测手段,在脂肪定量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可以作为临床脂肪肝诊断、评估与定期监测的量化工具,在临床中具有较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临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观察中,并根据化疗效果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为57例、48例;并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组,均行凝血检查,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健康者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活动度(PTA)低于正常组(P<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组患者的FIB、D-D、FDP、PLT及APTT等均高于化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的FIB、D-D、FDP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部分凝血指标变化能够作为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