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规范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14个输血护理单元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于2015年7月在所有护理单元中推广应用全新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CBTIS),并将CBTIS子系统植入护士工作站中,联合使用护理移动工作站,采用PDA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实现血液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并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研究科室的申请输血次数、安全输血合格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率、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血袋返回率,并将所有数据与2014年同期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年7至12月,我院14个护理单元累计输血申请患者1702例,其中安全输血合格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率、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血袋返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临床14个输血护理单元中推广应用CBTIS子系统联合使用PDA,可以明显优化输血护理流程,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提高各项输血安全指标。
简介: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不仅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但是其与肿瘤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在不同的肿瘤中或者不同的免疫机制下,白介素17可能发挥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IL-17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等的表达促进肿瘤进展,另一方面,IL-17也可通过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发挥抗肿瘤作用。肺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IL-17作为一个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肺癌发生、进展的全过程,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人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结果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2例,次全闭塞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3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成功置人17枚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正常;随访12月,无明显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S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活动从疾病护理走向预防、保健、康复扩展,由医院向社区、家庭扩展。单纯院内孕产妇健康教育已不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对院外产妇全面、全程、连续的健康服务,落实孕产妇及其儿童保健,必须实行产后访视,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产后访视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康复、改变家庭育婴行为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产后访视能解决母亲及儿童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可以转变观念,提高产妇自我保健和健康育儿能力,可以规范产后访视操作规程,提高访视人员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孕产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简介:摘要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不仅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但是其与肿瘤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在不同的肿瘤中或者不同的免疫机制下,白介素17可能发挥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白介素17通过各种通路发挥促肿瘤作用;另一方面,IL-17可通过召集与肿瘤浸润性相关的各种免疫细胞,介导肿瘤的消退,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恶性胸腔积液是我国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新生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局部炎症密切相关,而IL-17作为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进展,因此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比较弧菌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与常规弧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方法: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与常规弧菌培养基分离弧菌。结果:弧菌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上与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一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及双洗平板上所获的菌落数显示有较好的相似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χ^2检验),但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的灵敏度(95.6%)和特异度(94.3%)较高。结论: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用于临床对弧菌的分离培养既迅速,又简便,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常规的透析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几率以及透析出血发生几率等一系列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高,而导管感染发生几率以及透析中出血发生几率均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者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院内感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为日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以及方案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以某院为例,在医院中随机选择120位住院儿科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60人的对照组,另一组为60人的干预组。通过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的儿科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法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还要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为观察研究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干预组院内儿科患者的感染几率要低于对照组院内儿科患者。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方式能够对儿科院内感染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适用于临床治疗中,相关医疗护理团队需要对这种护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多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