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4例。本次乙组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而甲组是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治疗,总结并发症,足部关节功能。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94%)低于乙组(20.59%),差异显著(x2=5.100,P=0.024)。甲组足部关节功能的总优良率(94.12%)高于乙组(70.59%),差异显著(x2=6.476,P=0.011)。结论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可有效改善其足部关节功能,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诊断细微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患者均接受了普通X线水平检测,未显示,但临床怀疑其骨折的外伤患者,共选取患者人数为100人,给予其CT容积扫描操作,对其检查结果及图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05例患者在经过普通X线平片未显示骨折,在经过CT容积扫描重建后,得出有54例患者存在细微骨折情况。结论对细微骨折进行诊断,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简介:手屈肌腱Ⅱ区由狭窄的腱鞘共同包绕深、浅屈肌腱,由于该区解剖结构特殊,所以该区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甚至手指关节僵硬,给手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我院2000-08以来,在吻合屈指浅、深肌腱时,同时重建腱周膜完整性,共修复40例72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法,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修复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修复及重建效果,评价皮瓣成活情况、愈合情况、外形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愈合率、外形满意度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患者采用股前外侧修复与重建,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后盆底肌肉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36例采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术后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盆底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II类肌纤维肌电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盆底肌力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能够起到改善患者术后盆底肌肉功能的效果;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诊断使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的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的5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术前为患者使用X线和多排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诊断后,多排螺旋CT确诊57例的各类型骨折,X线平片有51例确诊,多排螺旋CT符合率是100%,X线片符合率是89.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对踝关节骨折情况进行全面、多方位的诊断,让手术入路和复位更加精准,对内外固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指数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烧伤后的功能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术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1机均分成ABC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单层吻合技术,双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AC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在治疗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吻合技术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胃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并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分别实施传统双层吻合技术、采用单层吻合技术、吻合器吻合技术。结果2、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1组患者,2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3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为1例,1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为5例(p<0.05)。结论实施吻合器或单层吻合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的过程,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CT诊治重建,观察组予以MR诊治重建,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ACL(前交叉韧带)测量值以及PCL(后交叉韧带)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CL(前交叉韧带)测量值以及PCL(后交叉韧带)测量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ACL以及PCL的测量值稍高于对照组。结论MR与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MR的应用效果略高于CT,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