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前,组间25(OH)D、sCD36以及clMT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规律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各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临床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内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在急性期的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别为(1.06±0.12)、(0.72±0.18)、(7.23±1.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实验组患儿在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指标为(61.43±4.86)、(40.32±4.13)、(1.18±0.1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且有部分的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小儿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36例大咯血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结果36例患者治愈18例,好转10例,转外科治疗5例,死亡3例。结论正确、合理的救治与精心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43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50名小儿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中分别处于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中急性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细胞免疫状态水平(除免疫黏附抑制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除CD8+)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患儿的上述指标均较急性期显著升高,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中急性期患儿的免疫黏附抑制因子及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期显著较急性期降低,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免疫功能较正常儿童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积极调节免疫状态可有效改善患儿疾病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大叶肺炎康复的护理体会的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大叶肺炎儿童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的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护理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要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同时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要少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结论在儿童大叶肺炎康复的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加强康复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儿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对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n=60)给予0.1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B组(n=60)给予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分别给予两组产妇以每小时8ml的速度进行硬膜外腔注入给药。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的鼓膜体温和产妇VAS评分,以及产妇产间的发热率。结果两组产妇均在接受硬膜外镇痛后4h、5h,分娩时和分娩后1h的鼓膜体温明显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的VAS评分在镇痛后4h、5h,分娩时和分娩后1h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产妇的产间发热率,A组产妇的产间发热率低于B组产妇。结论规律间断硬膜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或0.08%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均可以为产妇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效果,但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更能在有效地控制分娩期间体温的大幅度升高,高浓度罗哌卡因可减少产间发热率的发生,因而临床上需要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进行产妇的自控镇痛,最终选取有效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采取中医治疗的组方配伍规律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100例,根据中医辩证将100例患者分为风寒湿型与风湿热型,针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祛寒通痹汤进行治疗,针对风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清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组方治疗效果和配伍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运动能力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风湿热型类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表现为本虚标实型,因此治疗组方配伍规律应该保持活血舒筋止痛、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以及祛寒化湿方药为主。结论风寒湿与风湿热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的主要病机,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不同临床特征,所对应的药证主要为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以及祛寒化湿,但是需要根据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案笔者选取其所在医院最近一年时间内所接收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共计100人,并将患者任意分成2组,分别是A组和B组,每组50人,A组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常规疗法,而B组是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开阔创新加入了外周血管介入治疗,AB两组患者经过数天的治疗其临床效果显示分组对比治疗后,A组成功治愈15人,具有显著疗效的22人,有疗效的3人,无疗效的10人,总有效率为82.310%B组成功治愈30人,具有显著疗效的10人,有疗效的8人,无疗效的2人,总有效率为95.35%,通过两个组别的治疗方法和各项数据的比较以及近半年的追踪回访得出结论从临床效果来看采用外周血管介入的方法治疗大咯血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的多,可以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