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予^18F-FDGPET显像检查。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PE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7.1%(27/31),原发病灶的大小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原因,4例假阴性原发病灶直径均〈1cm(T1期)。(2)18例术后证实有胃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PET检出12例,而CT只检出8例,灵敏度分别为66.7%和44.4%。(3)31例患者中PET检出8例有肝脏、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其中4例由于PET的结果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FDGPET对于胃癌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诊断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8F-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在隐匿性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然后在间隔7~30天后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结果 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在隐匿性骨转移的检出率的P值>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中99Tcm-MDP 骨显像的灵敏度更高,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99Tcm-MDP骨显像和18F-FDG PET/CT 显像这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应该在临床中共同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结合HRCT诊断肺部炎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顺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肺部炎性肿块患者的^18F-FDGPET-CT及其HR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们,同时测量其最大标7传摄取值(SUVmax)。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a)结节型(5例),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单发结节,主要征象为边缘何长毛刺,桃,犬征,晕征,PET示放射性摄取增高,病灶周围有略低代谢的晕,SUVmax均值为5.64±0.56;b)支气管血管束浸润型(7例),表现为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跨段分布的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印的类圆型或片状密度增高影,其K轴与肺段走行一敏,边缘模糊或平直,密度不均,内有含气支气管影,部分支气管见截断,PET示放射性摄取增高,病灶内见两个或两个以上结节样浓聚灯,SUVmax均值勾6.36±1.32;c)胸膜下型(8例),表现为肺野周边的团块影,病变基底位于胸膜,并与临近胸膜相连,相邻壁层胸膜见增厚,内缘可吧扫帚征。PET-CT示病灶内放射性分柿不均,内见两个或两个以上结节样浓聚灶或环状代谢增岛,SUVmax均值为7.39±1.13。延迟扫捕3种类型肺炎性肿缺SUVmax均可上升或下降。结论^18F-FDGPET-CT结合HRCT诊断肺部炎性刖,块存在一定的特异征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兴起的一种新的影像检查手段.其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原理,直接以解剖结构的方式显示了疾病的生理生化过程.近年来,PET在肿瘤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已使PET由10多年前的一个纯研究工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疾病检查和评估的方法.我们着重论述采用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18F-FDG(脱氧葡萄糖)作为示踪剂的18F-FDG-PET,在胃癌诊断、分期、治疗决策、疗效评价、预后估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以期更多的学者重视和了解PET在胃癌中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和CT增强扫描在诊断F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1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诊断或疑似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PET—CT和增强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PET—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增强CT。在下咽癌原发灶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7.44%(38/39)、3/5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100.00%(20/20)、1/1和100.00%(2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3.91%(17/23)、52.38%(11/21)和63.64%(28/44),PET/CT的分别为16/16、4/5和95.24%(20/21),两者比较除特异性外,其他观察指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远处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4、97.50%(39/40)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5/5、16/16和100%(21/21),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ET—CT彳F诊断下咽癌的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单纯的颈胸部联合增强CT;在原发灶与远处转移方面的优势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提示PET—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PET—CT的敏感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CT增强扫描。
简介: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怀疑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和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PET检查,通过与CT比较及手术探查,评价PE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怀疑术后肝转移的18例患者,经PET显像确诊17例,其中14例同时伴有肝脏以外的其他脏器转移(肺转移2例、腹壁转移2例、骨转移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PET诊断阴性的1例患者,随访1年后仍无瘤存活.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经PET检查发现有结肠癌伴肝转移.结论与CT相比,PET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的敏感度更高,对术后肝转移患者是否选择再次手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诊断,以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患者病理检查与18F-FDG PET-CT结果。结果 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的数据与之非常接近,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扫描技术时,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后期生存状态均有积极作用,临床使用价值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直肠癌干预工作中18F-FDG PET/CT辅助诊断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在该病症干预工作中所产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2月为时间起点,2022年2月为时间终点,完成在我院接受干预的直肠癌患者样本收录工作,共收录样本62例,给予其18F-FDG PET/CT检查,完成其检查结果的收录工作,以手术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该检测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62例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中共有60例患者确诊为直肠癌,检出率为96.77%,18F-FDG PET/CT辅助检查分期结果与病例分期结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测方案的整体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直肠癌鉴别诊断工作的需求,从而为直肠癌干预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建议在后续的干预工作中对其展开进一步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动态监测血糖,经扫描获得即时血糖值。结论:该系统减少患者频繁扎指的疼痛,并能获得即时血糖,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指导。但存在监测数据不准确,建议在合理选择患者适应症的基础上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8F-FDG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例共检出6个病灶,3个位于胰头,3个位于胰尾;平均大小3.0cm×2.7cm。CT平扫6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未见钙化灶,平均CT值约为36HU;增强扫描全部病灶呈延迟期强化。全部病灶18F-FDG摄取呈局灶性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6~5.3,平均SUVmax3.92±1.49,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2.05±0.39(t=-3.648,P=0.015)。3例病灶累及胰头,胆总管及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呈双管征,胰体尾部轻度萎缩;3例病灶累及胰尾,胆总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胰体尾部未见萎缩。病灶邻近的主要血管均未受侵。全部病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18F-FDG局灶性摄取增高,未见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18F-FDGPET/CT对诊断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核素自动分装仪,用于核素自动化分装时,根据实际需要分装的核素,控制不同管线的闭合状态,达到精确分装不同核素的目的。方法:精度控制部分基于电路仿真软件Protues和单片机软件开发软件Keil设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用于控制蠕动泵的何时中断,何时切换旋转方向。调节功能操作台体积按钮,将核素分装体积参数设置为1.5ml、2ml和2.5ml,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该自动分装仪可以实现两种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功能,分装精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精度±0.1ml)。结论:该设备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的同时,达到交叉分装两种不同种类核素的功能。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CT进行检查,对于两组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穿刺结果对比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准确率高,误诊、漏诊率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