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素治疗黄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对120例黄色患者予以肝素注射治疗,并同时降血脂、血糖治疗,密切观察病灶区域注射后反应,同时临床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以及长期观察(一年以上)是否有复发。结论注射后均有短期注射后刺激反应,比如水肿、部分病例有局部出血症状。随访12个月有11例20只眼未完全消失黄色。结论肝素治疗黄色疗效确切。

  • 标签: 黄色瘤 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的临床病理。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回顾分析10例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患者和10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就诊断及预后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1)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首发症状相似,均有头痛或是头晕表现;发病部位以颞叶、顶叶为主;(2)影像学特点: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囊实性占位,肿瘤及囊壁有不同程度强化,水肿不明显;巨细胞胶质母细胞显示有长T1及稍长T2不均匀信号,病灶内信号不均匀,有少许更长T2信号。(3)免疫组化学:免疫组织化学:GFAP、Vimentin在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中呈现阳性表达,Nestin、S-100蛋白在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阳性表达,IDH1、NeuN呈阴性表达。p53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不同分级的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中表达程度有差异;CD34、CK-pan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中阴性表达。(4)病理特点: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镜下多形性细胞,以梭形细胞和星形巨细胞为主;3级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有核分裂表现,常见坏死。巨细胞胶质母细胞镜下见大量的巨怪形多核巨细胞,可见小的“纺锤”状合体细胞;少见假“栅状”坏死、缺血性坏死。结论: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的临床病理具有特异性,根据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检测、影像学特点等,能够为临床鉴别和诊断提供了科学指导。

  • 标签: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组织细胞(CFH)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为CFH患者的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观察CFH的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CFH病灶均为单发,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块24例(24/31,77.42%),不规则形肿块7例(7/31,22.58%);肿块位于皮肤层7例(7/31,22.58%),同时累及皮肤层及皮下层24例(24/31,77.42%);最大径≤15mm者29例(29/31,93.55%),最大径〉15mm者2例(2/31,6.45%);均无包膜(31/31,100%);边界清楚25例(25/31,80.65%),边界不清6例(6/31,19.35%);呈低回声或弱回声30例(30/31,96.77%),呈稍强回声1例(1/31,3.23%);回声均匀28例(28/31,90.32%),回声不均3例(3/31,9.68%)。2例(2/31,6.45%)病灶内可见钙化;1例(1/31,3.23%)病灶内可见液化;探头加压时,1例(1/31,3.23%)病灶稍发生形变。病灶内部血流信号Adler分级为0级26例(26/31,83.87%),1级2例(2/31,6.45%),2级1例(1/31,3.23%),3级2例(2/31,6.45%)。结论CFH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变多为单发、最大径≤15mm的低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多回声均匀,血流信号多不丰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CFH。

  • 标签: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超声检查
  • 简介:T淋巴细胞是少见的淋巴,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常有高热,并伴皮肤浸润。皮肤浸润常表现为皮下结节或包块,皮肤极易发生褥疮或破溃。破溃后,该处出现顽固性感染,经久不愈,易致细菌和病毒侵入,最终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 标签: 皮肤浸润 T淋巴细胞 破溃 护理 包块 皮下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与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流行及耐药情况,探讨感染发生的可能病因,为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母婴同室新生儿及与之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皮肤感染取样后进行细菌培养及菌株鉴定。每周定期对医护人员手及鼻前庭进行取样,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新生儿皮肤感染率为1.93%;接触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及鼻腔样本共978例,细菌检测阳性率为19.33%。上半年及下半年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4.09%及14.4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样本细菌检测阳性率为26.41%,手样本细菌检测阳性率为12.2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新生儿皮肤感染主要的致病菌,加强医护人员手及鼻腔卫生的培训及监管,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皮肤金葡菌的感染。检出细菌提示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及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在眼睑黄色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10-2020.10收治的50例眼睑黄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睑黄色手术切除术,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眼睑黄色体内注射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19/2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眼睑黄色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眼睑 黄色瘤 低分子肝素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毛母细胞和基底细胞癌在临床病理方面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已经确诊毛母细胞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6例基底细胞癌石蜡标行HE染色和CK7、bcl-2、AR、CD10、Ki-67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母细胞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肿瘤主要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的组织中,没有和表皮之间连接,具有比较清楚的境界,均匀分布同时毛囊分化后的毛母细胞团对其所构成;在免疫组化中,有1例出现CK7(-),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bcl-2(-),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AR(-),有1例出现CD10(-),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10%~20%。此外,基底细胞癌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癌细胞和表皮基底部之间是连接的,出现浸润性生长的趋势,周围的癌细胞是栅栏状,间质疏松,同时,癌巢与间质间出现收缩性裂隙,在免疫组化上有6例CK7(+),有2例弱(+);有7例bcl-2(+),有5例弱(+);有2例AR(+),有4例弱(+),癌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20%~30%。结论在镜下组织学的特点和免疫表型的综合分析下,可以帮助肿瘤的临床鉴别。

  • 标签: 毛母细胞瘤 基底细胞癌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皮肤镜黑色素细胞图像,提出一种基于自生成神经网络(self-generatingneuralnet-work,SGNN)的自动分割算法。算法首先采用区域生长的方法将图像进行粗分割;然后将每一个子区域看作一个叶节点,根据节点之间的相邻关系定义连接规则;最后采用SGNN对这些节点进行聚类,完成黑色素细胞图像的分割。本文方法克服了传统SGNN算法对样本训练顺序敏感的缺陷,提高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适应确定聚类数目并准确分割黑色素细胞图像。

  • 标签: 皮肤镜图像 自生成神经网络 图像分割 区域生长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3年7月我科确诊的1例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患者系39岁女性,以多发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特点,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表型为CD20~-、CD3~+、CD4~-、CD8~-、CD56~+、TIA~-1~+、Ki~-67~+(约60%);浆细胞κ~+(部分)/λ~+(部分);组织细胞CD4~+、CD68/PGM1~+;βF1~-、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检查阴性。结果:给予包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获得疾病缓解,于2014年2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4d粒细胞稳定植入,12d血小板稳定植入。术后随访,缓解至今。结论: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疾病呈侵袭性,临床进展快,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

  • 标签: 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左旋门冬酰胺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素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方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58例黑色素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继续采用皮肤护理,比较皮肤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的皮肤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干燥脱屑+皮肤感染+皮肤红斑)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一般)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黑色素患者放疗期间对其进行科学的皮肤护理,可以提高皮肤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皮肤护理 黑色素瘤患者放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和聚桂醇治疗小儿浅表皮肤血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浅表皮肤血管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聚桂醇局部注射对小儿浅表皮肤血管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萘洛尔 聚桂醇 小儿浅表皮肤血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肤镜作为一种先进的皮肤表面显微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皮肤科医生不可或缺的诊断辅助工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皮肤镜在提高皮肤疾病诊断准确性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皮肤镜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操作技能要求以及数据解读的主观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皮肤镜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挑战,以期为其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皮肤镜 皮肤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文章旨在探讨皮肤护理软膏在治疗浅表面创面、皮肤擦伤中的临床疗效。该软膏由玻璃瓶(或PE软管)包装,内含由脂肪酸酯(亚油酸、油酸)、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聚山梨酯80、甘油、石蜡及纯化水组成的独特配方。本研究通过临床实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该软膏在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该软膏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为创面提供愈合的微环境。不仅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炎症反应,还能有效预防感染,减少瘢痕形成,为浅表面皮肤擦伤、小创口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护理选择。

  • 标签: 皮肤护理软膏 擦伤 浅表面创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