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拟行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者患者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治疗的麻醉方法,不仅对患儿的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而且苏醒时间上短而且恢复迅速,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为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的88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麻醉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实验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麻醉后实验组的心率加快幅度和麻醉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实验组的患儿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短小手术患儿进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可以做到麻醉持续时间长,苏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麻醉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60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分别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啶0.4ug/Kg(实验组)复合七氟烷和0.8ug/kg复合七氟烷(对照组),其中,麻醉诱导方式保持一致。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血压水平以及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及诱导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实施皮肤切开以及拔管后,实验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七氟烷在手术切开皮肤以及麻醉诱导,在30min之内,其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手术后的苏醒时间,可观察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麻醉诱导前泵注0.4ug/Kg 右美托咪啶,其作用可控制七氟烷用量,从而对血流动力学的平衡进行保持,可有效监控手术过程的安全性,还能够促进患者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输液泵控制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9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42例需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重症黄疸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人工换血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三输液泵控制全自动换血疗法,并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两组患儿的胆红素下降值、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异常、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换血后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异常、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相当,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输液泵控制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临床效果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可以有效降低平均住院日,应当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从而安全、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重症黄疸的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保障新生儿以后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用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修复手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方法根据掌背动脉的解剖特点,设计以第二、三掌背动脉为蒂的肌腱皮瓣、骨皮瓣、肌腱骨皮瓣逆行移位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共16例.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皮缘部分坏死,经拆线、换药后伤口愈合.术后3周开始系统功能练习,9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6个月,皮瓣柔软有弹性,外形佳,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第二、三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并含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用于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