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2018-2021年间贵州省血液中心保密性弃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提升保密性弃血管理工作的全面有效性,保障血液安全。方法 对2018-2021年间贵州省血液中心献血者回告及保密性弃血人次、弃血原因及回告方式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2018-2021年共有429677人次无偿献血,其中33人次实施保密性弃血(0.0077%,33/429677);保密性弃血原因以“传染病”为主(27.3%,9/33);献血者回告方式以“电话”为主(57.6%,19/33)。结论 保密性弃血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拓宽献血者回告方式可以提高保密性弃血工作的有效性,实施24小时回告热线,采取首问责任制,专人接听受理,可以显著提升保密性弃血工作的全面性。
简介: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已成为重建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固定方式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固定方式的内固定失败率有所不同,其临床疗效比较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比不同钉棒系统重建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评估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累及骨盆Ⅰ区及Ⅰ+Ⅳ区的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0±17.7)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骨盆肿瘤切除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固定时,12例使用单棒双钉,30例使用双棒四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及其他治疗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168个月,平均(36.1±32.3)个月。6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败,其中单棒双钉组4例,双棒四钉组2例。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其中1例进行了内固定拆除,另一例接受了内固定翻修以及自体腓骨植骨重建。双棒四钉组的内固定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棒双钉组(P=0.003)。内固定生存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9),年龄≤21岁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年龄〉21岁高。骨盆Ⅰ+Ⅳ区肿瘤切除组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骨盆Ⅰ区切除组(P=0.007)。结论:骨盆Ⅰ区及Ⅰ+Ⅳ区肿瘤切除术后双棒四钉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而单棒双钉固定的强度相对不足,内固定容易失败。对于年轻患者以及良性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的生物学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机械性重建。
简介:我科从1996年~2002年6月,对指屈肌腱Ⅱ区损伤者183指进行修复并采取了不同的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牙区与前磨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后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骨形成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