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手术方式,比较手术前后血清钙、甲状旁腺素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2006—2011年共手术治疗PHPT患者20例,其中甲状旁腺瘤12例行单纯腺瘤切除,甲状旁腺增生8例行甲状旁腺全部切除,将部分较正常甲状旁腺切割成直径为1mm的15~25块埋藏缝合于胸锁乳突肌内。检测手术前后血清钙、甲状旁腺素水平,术后随访部分患者。结果术后血清钙、甲状旁腺素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清钙于术后1~8d恢复正常。随访10例,泌尿系结石、病理性骨折症状及骨骼畸形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PHPT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53例PRT患者,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类型、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49例,恶性肿瘤104例,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良性肿瘤完整切除45例(91.8%),部分切除3例,探查活检1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64例(61.5%),部分切除17例,探查活检23例;手术中联合脏器切除共23例,其中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2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因素。再次手术仍是治疗PRT的有效手段。良好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简介:目的评价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阑尾肿瘤病人的腹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腔内改变及阑尾浆膜面改变等,并注意盲肠、末段回肠、阑尾周围脂肪改变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结果24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为黏液性腺瘤(n=11)、黏液性腺癌(n=5)、结肠型腺癌(n=4)和类癌(n=4).阑尾最大直径为12mm~52mm,19例(79%)最大直径超过15mm;阑尾壁最大厚度3mm~16mm,13例(58%)在5mm以上;10例(42%)可见阑尾腔内肿块阑尾内壁不规则隆起,1例(4%)可见阑尾表面外突性肿块.使用阑尾肿块/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mm的综合标准诊断率为92%.如附加阑尾壁厚度大于5mm的标准则诊断率为100%.结论CT是发现阑尾肿瘤的有效方法,表现为阑尾肿块、阑尾腔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mm和壁厚超过5mm.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使用核医学诊断的效果。方法 对于我院治疗的8例PHPT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核医学诊断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的骨显像为代谢性骨科病,TcO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用常规+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佳。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2014年收治的8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与诊治方法。结果8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肠梗阻、腹部包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恶性肿瘤30例,病理类型以腺癌、恶性间质瘤、淋巴瘤、印戒细胞癌为主;良性肿瘤50例,病理类型依次为良性间质瘤、错构瘤、腺瘤、血管瘤、脂肪瘤。原发性小肠肿瘤多发生于空肠,其次为十二指肠、回肠、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气囊辅助内镜对小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胶囊内镜、腹部CT和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分别为97.5%、88.2%、68.8%、66.7%,P〈0.01)。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气囊辅助内镜在小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应用气囊辅助内镜、胶囊内镜、腹部CT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小肠肿瘤确诊率。
简介:目的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年龄40岁以上者占845%,良、恶性肿瘤之比1∶63.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48例)、恶性间质瘤(27例)和恶性淋巴瘤(20例),恶性肿瘤的直径大于良性肿瘤.隐性失血、隐匿消瘦、脐周隐痛("三隐"症状)是小肠肿瘤的最常见表现.术前拟诊率为759%,确诊率为621%,术中肉眼判定性质正确率为922%.16例良性病变施行病变肠管和对应系膜切除.100例恶性肿瘤有57例施行小肠肿瘤根治、转移病灶切除,13例施行小肠肿瘤切除的减瘤荷手术,余行姑息手术.70例肿瘤切除标本中52例发生淋巴转移,14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是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应对"三隐"症状予以足够重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小肠肿瘤的诊断,对性质判断困难的小肠间质瘤和一些少见肿瘤施行根治性切除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血管肉瘤10例患者和上皮样内皮瘤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形态学观察病理特点并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单结节状肿瘤8例,均位于肺右叶;多结节患者7例,其中累及肝左叶5例;10例血管肉瘤患者具有多样的组织学表现,肿瘤细胞以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形态存在;6例上皮样内皮瘤患者中心为纤维硬化区,跟周围细胞相比更加丰富。结论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发病率极低,可通过采取组织学形态联合多项血管内皮标记物进行检查和诊断,便于及早发现病变组织并给予手术切除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