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1 月期间 收治的 46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予以分组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 法 均 分为两组,即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 23 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西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5.7%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1.3% ,两组比较不具明显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6.1% , 两组 对比具有明显 差异( P< 0.05) 。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针灸治疗效果与西沙必利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方法将120例2008年7月至2014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腹痛患儿,按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李显春教授自拟腹痛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654-2)口服,两组均配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2周为1疗程,用药1-2个疗程,随访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6.7%,腹痛缓解及减少复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 56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在接受了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等多种指标变化的状况,并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 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经治疗,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量分别下降到(54.6±7.8) mmHg、( 46.4±0.7) mL、( 110.2±16.5) mL、( 201.7±13.8) 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相较于治疗结束的情况来说,对患者进行了 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其痊愈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2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与结束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加强排便锻炼,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按摩推拿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我诊所治 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实验组采取腹部按摩推拿,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上腹疼痛、胃部烧灼、嗳气、餐后饱胀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 93.7%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75.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上腹疼痛、胃部烧灼、嗳气、餐后饱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部按摩推拿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黛力新联合胃动力药与单独使用胃动力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并对黛力新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将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用药,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3%,其中显效的患者33例占实验组患者人数的73.3%,有效的患者9例占实验组人数的20.0%,没有疗效的患者3例,占实验组人数的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其中显效患者24例占对照组人数的53.3%,有效的患者8例占对照组人数的17.7%,没有疗效的13例占对照组人数的29%。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黛力新联合给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轻微,适宜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50例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25例。分别应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中药组有13例临床治愈,有11例治疗有效,其总有效率达到96.0%;西药组11例临床治愈,有9例治疗有效,其总有效率仅80.0%,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中药的副作用也较少,应予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按摩推拿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诊所治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实验组采取腹部按摩推拿,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上腹疼痛、胃部烧灼、嗳气、餐后饱胀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上腹疼痛、胃部烧灼、嗳气、餐后饱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推拿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 7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37例接受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并纳入至参照组,其余 37例接受针灸治疗,并纳入实验组,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为(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前,两组的便秘症状积分上对比,两组的统计学结果为( 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两组的便秘症状积分上对比,两组的统计学结果为(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取针灸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观察病例选取 201 7 年 6 月 -20 20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6 例脾功能亢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治疗研究,组别主要包括 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 43 例,对照组治疗运用传统脾切除手术; 观察组采用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 结果:治疗 后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住院时间较短,其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有显著优势,两组间数据差异值较大( P < 0.05 ); 结论:在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 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尽早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