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非同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下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停留于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3.3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2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患者应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停留于ICU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临床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监护室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 40 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入院治疗,两组患者均选择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并予以患者术后监护室护理。记录分析术后护理结果。 结果:死亡 5 例,占比 12.50% 。其中, 发生 1 例心肌梗死,占比 2.50% ;发生 2 例恶性心律失常,占比 5.00% ;发生 1 例低心排,占比 2.50% ;发生 1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比 2.50% 。剩余 35 人病情得到改善,痊愈后出院。 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机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后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的5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组)及监护室综合护理(护理组),比较患者术后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死亡比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9.26%(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行监护室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相应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实施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实施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中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102例患者,回顾性地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以及心脏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1)本次选取的102手术患者,最终存活(治愈出院)98例,死亡6例,死亡率5.88%。(2)相较于术前,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均有明显改善,I级、II级人数显著增加,III级、IV级人数显著降低。(3)术前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够均未见显著差异;手术后LVEDD和LVEF有显著改善,LA和LVESD较手术前的差异不显著。(4)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患者10例(占比9.80%)、器官衰竭3例(占比2.94%)、肺部感染18例(占比17.65%)、切口感染3例(占比2.94%)、二次开胸3例(占比2.94%)、积液2例(占比1.96%)、脑梗和心梗各1例(占比0.98%)。结论:在临床中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实施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出在院内接受治疗的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50 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 125.26±12.26min ,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 175.45±15.15min 。在手术 1 周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提升。治疗前患者左心室舒张内径为 58.26±5.05mm ,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内径为 51.58±3.04mm ,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内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本组 50 例患者中,有 3 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情况,发生率为 6.00% ,有 2 例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情况,发生率为 4.00% , 1 例患者出现再次开胸止血情况,发生率为 2.00% 。对本组患者进行了为期 3 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并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结论 :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属于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而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均不断提升,能够达到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为此,还需要在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因冠心病合并瓣膜病而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电脑分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分析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脑钠肽)。结果: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等临床数据,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脑钠肽等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效果,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后,改善了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心功能以及临床数据,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冠脉支架植入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呼吸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呼吸机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74,t=13.957,P<0.05),观察组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2月~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110例,采用数学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和治疗前后心脏指标方面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临床效果的有效率达到了90.91%,优于对照组的74.5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同期外科射频消融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行人工瓣膜置换术,为对照组,一组则同期行外科射频消融术,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输血量为(1789.5±165.8)ml,术中心脏停搏时间为(68.5±4.6)min,与对照组数据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为92.31%(12例),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同期外科射频消融术并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手术创伤,反而有助于患者窦性心律和心功能的恢复,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 重症心脏瓣膜病 患者接受 瓣膜置换 手术对应 麻醉处理 方法 。 方法: 下面文章内容 2017 年 01 月 --2020 年 03 月在 本医院 拟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 28 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予以指标相关数据统计,针对全部患者都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对应麻醉处理干预 , 记载麻醉成功情况及死亡情况、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分析麻醉诱导之前和麻醉诱导之后的平均动脉压指标具体检测结果、心率指标具体检测结果 。 结果: 成功麻醉 占 100.00% ; 麻醉诱导之后的平均动脉压指标具体检测结果、心率指标具体检测结果 比较 麻醉诱导之前对应统计内容 下降 ( P<0.05 ) ; 主动脉开放之后 出现 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78.57% , 一次除颤干预后出现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17.86% , 两次除颤干预后出现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3.57% 。 结论: 将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 的 对应麻醉处理 做好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其成功麻醉情况,促进其心脏自动复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