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达到75万,有一半的患者都在中国,我国每年因为肝癌发生死亡的患者达到32.6%,严重影响我国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为了帮助患者改善病情,需要加强肝脏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本次就以肝脏肿瘤疾病,开展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做全面分析。方法:本次主要针对肝脏肿瘤疾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调研,总体选入病例是100例,通过随机形式对其组别处理,其中50例患者是对照组,主要开展单纯射频消融肿瘤干预,还有相同例数患者为观察组,主要开展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对此次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较,评估患者甲胎蛋白水平,查看患者有无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都有进行临床治疗,小组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评分偏高;对患者甲胎蛋白情况分析,对照组稍差;统计此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极低(P<0.05)。结论:主要对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显示运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病痛,杜绝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一组为实验组采取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应用于肝脏肿瘤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对疼痛的感受,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肝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在临床对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治疗,患者的流体完全消融率达93.1%,54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甲胎蛋白在术前及术后未出现升高现象,23例患者的甲胎蛋白术后较术前有降低现象。完成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5例患者出现发热、转氨酶升高等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实行随访,患者在三年后的生存率为51.3%。结论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手术对于肝脏肿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后计78例,均选自2020.12~2021.12间,依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及观察组(接受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各39例,从多角度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消除率及生存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转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且p<0.05。结论: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在肝脏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可以完全消除肿瘤,同时还可防止复发与转移,对减少并发症及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当在肝脏肿瘤患者中加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面部体表肿瘤手术切除后缺损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均采用手术切除方法,治疗修复26例颜面部体表肿瘤。后遗缺损经局部松解不能直接闭合,根据部位,缺损大小设计以下邻近皮瓣或岛状皮瓣修复:V—Y滑行瓣12:颏下岛状皮瓣3块;眼睑轮匝肌皮瓣3块;眶上血管肌皮穿支瓣3块;颞浅额前支血管蒂岛状皮瓣2块;耳前窄蒂侧颌颈皮瓣3块。结果自2000年2月-2006年6月,本组临床治疗26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量表皮脱落,经换药愈合外,余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接受放疗4例。随访2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且皮瓣切口大都选择在面侧部、发际、鼻唇沟等顺皮纹处,外观无明显影响,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根据面部外形解剖特点,采用带血管蒂或皮下组织蒂邻近皮瓣或皮肤筋膜窄蒂皮瓣是修复颜面部体表肿瘤切除后缺损简便、高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其中参照组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常规剂量,研究组患者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参照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272.80±30.75) mGY、( 3521.39±397.77) mAs、( 11.53±0.28) mGY、( 246.28±29.50) mGY•cm,研究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71.62±7.84) mGY、( 914.26±112.28) mAs、( 2.70±0.26) mGY、( 62.23±6.55) mGY•cm,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常规剂量间的比列大约为 25.69%,因此能够广泛的应用与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检查当中,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4年 7月 -2015年 7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简介: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大块表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白癜风,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女9例,男6例,年龄16~25岁;分布部位:腹部、会阴部、下肢、背部等;2例系烧伤后皮肤脱色,3例在外院使用白癜风治疗仪行部分表皮细胞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肺部低剂量螺旋CT的最佳放射剂量研究结果。方法随机性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从中抽取7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检查顺序的编号进行分组,均匀分成两组,分别是35例观察组接受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而35例对照组接受肺部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螺旋CT扫描检查后的放射剂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放射剂量指数相比较,观察组扫描后的放射剂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采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所扫描后的放射剂量指数相对较低,更适用于临床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
简介:目的总结体表中间型软组织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及其疗效。方法33例体表中间型软组织肿瘤,其中25例(75.8%)为术后复发病例,8例为首次病例,均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在足够的深度、广度下切除肿瘤,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本组行邻近皮瓣+皮片移植修复18例,远位皮瓣+皮片移植修复7例,皮片移植修复8例。3例游离皮片部分坏死,补充植皮后创面修复;1例后斜角肌肌瓣坏死后锁骨外露,行胸大肌肌瓣转移+皮片移植后创面修复。随访0.5~4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中间型软组织肿瘤手术治疗时需注意切除的深度和广度,以减少复发机率;采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创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发性体表良性肿物的方法及技巧。方法:选取院内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诊体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患者52例,按照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选择、麻醉方法及其他操作细节上作出改变。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两年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良性肿物完整摘除率84.62%,优于对照组摘除率61.54%。术后两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瘢痕增生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手术治疗复发性体表良性肿物,需重点注意手术切口及麻醉方法,充分将体表良性肿物暴露出来,保证全面摘除,减少后续复发可能。
简介:背景:使用不同强度、频率及时间的电刺激作用于人体,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目的:观察体表脉冲电刺激对小鼠心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用BL-420F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提供刺激电源,对3组昆明小鼠分别予以不同电压、不同时间、不同频率的体表电刺激,然后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小鼠得全身反应与局部变化。结果与结论:≤10V的电刺激对小鼠心率无明显影响,并且未出现心律失常;电压≥15V时,电刺激可使小鼠心率减慢,停止30min后心率恢复正常;电压≥35V时,小鼠出现心率减慢和心律失常,并且停止刺激后心率不能恢复正常;电压〉75V后,小鼠出现室颤。电压为10V时,脉冲电刺激时间和频率变化对小鼠心电活动影响不显著。说明脉冲电刺激对小鼠心电活动的影响主要由所用电压高低不同引起,电压≤10V时对小鼠心电活动无影响;脉冲电刺激时间与电场频率对小鼠心电活动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