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肌肉刺激法在神经肌肉疾病电生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120例,将其按照111比例平均分为精神源性疾病组、肌源性疾病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将其检测定量肌电图与直接肌肉刺激法先后进行治疗,现对于直接肌肉刺激法进行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肌肉刺激、神经刺激、神经与肌肉刺激三种波幅对比。结果肌肉刺激法下波幅参数肌源性疾病组患者与神经源性疾病组患者,以及肌源性疾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剩下三个参数在三组患者之间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肌肉刺激法能够有效区分肌肉的肌源性或神经源改变,为神经肌肉疾病生理诊断中技术的相对有益性补充。
简介:摘要目的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方式之一,多数耐热耐湿的器械都选择了压力蒸汽灭菌法来消毒,然而缺陷就是压力蒸汽灭菌会造成湿包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无菌包合格数量的降低,影响了临床科室的使用。湿包将会使无菌包的无菌屏障遭受到破坏,失去了闭合的完好性,从而使微生物进入包内,无菌包裹失去了闭合完好性的先决条件,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控制湿包的发生率,是保障临床科室的诊疗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多观察多总结,发现了一些湿包原因,并且也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关于湿包产生的实验,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预防,有效的控制了湿包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氧气雾化面罩湿化器持续湿化气道的体会。方法选取于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斯莱达医疗用品(惠州)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雾化器(气切型),根据医嘱及痰液的黏稠度调节氧流量;对照组采取间断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覆盖无菌湿纱布,比较两组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痰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粘粘稠度I°患者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比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雾化持续湿化气道能够保证吸入气体得到充分的湿化,减少患者气道水分的丢失,对改善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间我院治疗的患者170例,均诊断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测试吞咽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痊愈,无效8例,总有效77例,对照组患者24例治愈,无效19例,总有效66例,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转并且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患儿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83例,分别接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进方法和常规注射法注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和视觉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注射失败5例,注射成功78例,成功率93.9%,疼痛评分2.3±0.6分;对照组患儿注射失败21例,注射成功62例,成功率74.6%,疼痛评分5.4±0.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更高,患儿痛感更轻,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愿意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而观察组则加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采取汉密尔顿焦虑与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护理结束后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他们对护理满意程度,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5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方法,对治疗1个月患者肌肉功能改善情况做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患侧膝关节伸肌功能测定值低于健侧,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侧膝关节伸肌功能测定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患侧膝关节屈肌功能测定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侧膝关节伸肌功能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需给予相关的营养、止痛药物治疗,且辅以肌肉功能锻炼,在综合治疗下有助于患者屈伸肌肉功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