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球囊扩张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及转移性肿瘤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VCF)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球囊扩张系统,对16例椎体压缩骨折共25个病椎行PKP治疗。均为椎体后壁较完整的压缩骨折,且无明显的硬膜囊和神经根压迫症状。结果12例术后次日腰背疼痛消失,4例明显减轻,用临床疼痛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术前6.77±1.90分,术后2.46±1.47分;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术前16.20±3.14mm,术后18.20±3.63ram;手术时间45~6O(M=5O)min;出血量可忽略。出现椎体后缘和前纵韧带旁少许骨水泥外渗各1例,但未引起不适。经3~6(M=5)个月随访止痛效果稳定,椎体高度未丢失。结论PKP手术操作简单,对胸、腰椎压缩骨折局部止痛效果较好,能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并能阻止椎体高度进一步丢失。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进行治疗时,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患有该病的病人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80名,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分组的方式为平均分配,其中一组为保守组,另外一组为研究组,保守组病人采用保守方法进行诊治,研究组采用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97.50%;保守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77.50%,同时研究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仅为7.5%,而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32.50%,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清晰。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可以使疗效得到强化,具有更大的医学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下的老年人出现的骨折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由于骨折到医院就诊的老年病人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老年人出现脊柱骨折的问题主要是在70~8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54.6(273/500);摔伤、跌落伤以及生活伤的总和比例达到77.40%,摔伤的女病人人数多于男病人,且P小于0.05,而跌落伤的男病人人数多于女病人,且P小于0.05;对于上颈椎、下颈椎、胸椎、胸腰段、腰椎以及骶尾椎的损伤来说,其分别占到1.67%、2.5%、18.5%、42.33%、20.83%、14.17%。结论对于老年人需要精细化护理,尤其是需要重视对钙量的补充,以防止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截骨加钉道强化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进行后路截骨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患者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比较术前1天及术后第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ID)评分、日常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后凸(Cobb角)矫正程度,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护理前后VAS评分、ODI、Barthel指数、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漏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规避手术风险,提升护理安全,为老年脊柱矫形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院内选取的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A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术。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专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伤椎形态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bb角、伤椎体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风险降低,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平均值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观察组ASIA分级改善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优于跨伤椎固定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分原则,并结合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人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两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案中,与内固定术治疗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髋部畸形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并且内固定物松动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伤椎凸角(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脊柱功能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Cobb角(10.23±2.05°)显著低于对照组(15.98±2.36°),伤椎前高压缩比(94.03±6.17%)、脊柱功能评分(16.02±4.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43±7.82%、12.13±2.24分),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17.65%),组间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后在内固定术基础上增加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预防矫正角度丢失,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脊柱功能,临床应用效果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根据手术实施之前、手术实施过程中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三个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出现率仅仅为6.25%,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率达到26.2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创伤性骨折老年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及D-二聚体(D-D)动态监测水平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3人,发生率为5.3%,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8人,发生率为14.2%,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预防措施能改善老年创伤性围手术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术前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P<0.05);术后,椎体前缘、中缘高度均有明显提高,VAS评分有明显降低,Cobb?s角度有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到我院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患者84例进行研究,并采用抛掷硬币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实验组患者优势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显著较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