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拖延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年轻人,总倾向于把任务拖到"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拖延正式进入心理学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1]。随后研究者从各个维度对拖延进行了探讨,包括拖延的内涵、分类、影响因素、结果变量等。研究者普遍认为拖延是由认知、情绪、行为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具有消极的作用[2]。

  • 标签: 非理性 结果变量 影响因素 行为模式 强迫性上网 回归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方法对25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因素等,分别占到46.90%、31.78%及7.36%。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期因素和感染因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病因
  • 简介:孩子在成长时,有两个特殊时期有逆反心理,2~5岁是第一反抗期。12-15岁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在初中,生理和心理发展很快,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增加,就出现父母不让做的他偏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 标签: 逆反心理 孩子 理性 家长 心理发展 独立意识
  • 简介:理性——情绪疗法(RET)所持核心理念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其渊源。但是一些中国傅统思维方式会降低其预期效果,所以在具体操作上,面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来访者时需要稍做改进,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封“不合理信念”的界定也与西方社会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个性心理学 理性——情绪疗法 中国传统文化 思维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西药应用情况,对西药应用合理性进行了解,提高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从我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2600张,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对抽取西药处方统一点评,并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格处方95.5%,不合格处方4.5%;其中不合格处方主要为不合理用药处方与书写不合格处方,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69.4%与30.6%。结论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仍然存在,医院应根据调查结果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促进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提升。

  • 标签: 药物应用 合理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合理性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处方点评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统计。结果2012年7月~2015年6月共抽取处方19848张,处方平均合格率86.32%,不合理处方共2716张,占抽查处方的13.68%。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不合理用药处方仍存在,医师应引起重视,药师审方时需认真,坚持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性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性咳嗽的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0例,均为心理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30例(75.0%)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8例(9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理性咳嗽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性咳嗽 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患者中常见心理状态,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患者108例,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加以分析,以此提升治疗策略。结果病理学近视患者主要以失望、悲观、焦虑、孤独、紧张、抑郁为常见的心理状态。结论病理性近视患者会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依据其心理状态,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心理状态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院门急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中随机抽取处方作为研究样本,对筛查出的94份样本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其中的不合理性,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94张样本处方共计使用抗菌药物113次,其中以头孢菌素使用频次最高,占46.90%。94张样本处方共计筛查不合理处方17张,占18.09%,不合理项目22项,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适宜15项,占68.18%,构成比最高。结论门急诊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建议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强化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以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医疗质量及用药安全。

  • 标签: 门急诊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茵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值和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茵栀黄颗粒 小儿病理性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血清BDNF和5-HT水平及其焦虑和抑郁的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0例和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血清BDNF、5—HT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疾病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当中的BDNF和5—HT血清浓度无相关性,但是在健康组当中两者呈现正相关;疾病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的发生当中有一定的生化机制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但是主要表现在疼痛感所导致的继发性状态,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化机制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mdash 羟色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TPN处方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保证用药安全,提高营养支持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3月,共1929张TPN处方,并TPN的科室分布,处方配比及稳定性等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使用TPN的科室相对集中,在液体量、电解质用量、药物配比方面不合理等现象,个体化水平仍有待提高。结论目前我院的TPN处方尚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营养情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同时药师应强化审方意识,并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TPN的水平。

  • 标签: 全静脉营养液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合理性问题。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收集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为对象,回顾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区分比对,评价中药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结果10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如下,33例未辨证论治,28例用法与剂量不当,18例用药时间不明确,1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操作不当,5例其他原因。结论中药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需要要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便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剂 临床应用 安全性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比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63例,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以及对接受治疗收到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发现,胆红素功能过低而致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因胆红素含量过多而致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95%,因胆汁排放异常而致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这一疾病,应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送医,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十分明显的提高,同时不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00例新生儿(包括爱婴区及月子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其余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并对病理性黄疸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宫内感染、窒息、G-6PD缺陷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41.03%、84.62%,与对照组14.75%、63.93%相比,相对更高(P<0.05);早产儿、宫内感染、窒息、G-6PD缺陷、剖宫产、母乳喂养均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繁多,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宫内感染、剖宫产等,临床应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围产期保健及高位妊娠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进行职业倦怠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改编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业现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3所高等师范院校的366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29.5%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②教龄6~10年和16~2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转折点;③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在情绪衰竭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教师;④周课时20节及以上的教师在情绪衰竭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师;⑤性别、婚姻、职称和工作类型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虽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但已普遍性存在;其中,情绪衰竭得分最高,低成就感次之,去人性化得分最低。

  • 标签: 院校 厌倦 职业性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析基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中所收治的9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归纳其用药处方及对患者的“疾病分类、用药剂量”等相关条件进行调查,以“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来判断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是否科学合理。结果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冠心病”为主,DDDs位于前三名的药物分别为为“硝苯地平”、“异山梨酯”、“尼群地平”,其中除了“非洛地平”与“硝酸异山梨酯”外,其它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都≤1。结论本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用药方面科学合理,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具体给药,达到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及有效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用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将生理性膀胱冲洗与被动性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后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生理性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2—2016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的11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8例。将主动增加饮水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生理性膀胱冲洗),未增加饮水量者作为对照组(被动性膀胱冲洗),对各组尿路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0.9%,观察组感染率为20.7%,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每周换尿管,每日换尿袋感染率为20.69%,观察2组为每周换尿管,每周换尿袋感染率21.43%,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每日保持饮水>2500ml对预防尿路感染有显著性意义,每周更换尿袋与每日更换尿袋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住院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比被动性膀胱冲洗法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好,是一种简便、经济适用的预防脊髓损伤后留置尿管患者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方法。

  • 标签: 生理性膀胱冲洗 脊髓损伤 预防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变化、勃起功能变化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继而有助于改善勃起功能,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