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中常见疾病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60例患者,并对其临床诊断情况加以回顾性探究,评判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的有效率。结果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约为96.67%(58/60),只有2例肩关节疼痛者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诊断失误,大部分能够准确的判断骨骼疾病的病变部位。结论超声检查对临床诊断肌肉骨骼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准确率较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肌肉骨骼系统 常见疾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对患有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有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病人,均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足底筋膜的厚度进行测量,对比患侧、健侧足底筋膜的厚度差异。结果经过超声测量足底筋膜厚度,其健侧与患侧的ICC分别为0.90和0.86,显示重测信度较好。对比足底筋膜炎患侧与健侧的平均厚度,结果发现,患侧足底厚度显著大于健侧(P<0.05)。结论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可有效评价和估算足底筋膜的厚度,同时可作为患有慢性足底筋膜炎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参数,具有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的价值。

  • 标签: 足底筋膜炎 肌肉骨骼的超声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骨显像剂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作为经典的骨显像药物在诊断骨转移瘤或其他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临床对骨疾病的诊治的需求,因此需要大量的新型显像剂来弥补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存在的不足。如,99mTc乙二胺四甲撑膦酸(HEDTMP)、153Sm—HEDTMP、177Lu乙二胺四甲撑膦酸(EDTMP)、99mTc-亚甲基氨基二膦酸(AMDP)18F-氟化钠(NaF)、11C-胆碱、11C-蛋氨酸(MET)等新型显像,从亲骨性、血液清除率、对比度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克服传统骨显像剂存在的不足。

  • 标签: 骨疾病 骨显像剂 膦酸盐 单光子显像 PET显像剂
  • 简介:摘要用历代文献与现代文献相互比较,阐明博日赫奥尼斯的数量、位置、结构与现在医学肌肉系统的关系。有利于今后施术要害部位的体表定位,更加完善蒙医教科书里的博日赫奥尼斯相关的部分及其对安全医疗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博日赫奥尼斯 文献研究 肌肉系统的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配合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2年03月就诊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7-10天;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配合治疗。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及复发率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单一(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配合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治疗两者作用互相促进,效果显著提高,且可明显缩短疗程。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电疗仪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2年4月来我们盆底康复门诊,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5~26次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把疗效评定分为4类显效、有效、微效、无效。结果100例病人治疗5~26次的总有效(显效+有效)率为78%;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15次者疗效较好;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者疗效较好。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加上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者疗效更好。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锻炼 生物反馈 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肌肉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86例肌肉损伤患者,归纳肌肉损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单纯肌肉挫伤8例,超声表现为局部肌纹理回声增高或减低;单纯肌间血肿14例,超声主要表现为肌间条状液性暗区,肌肉纹理尚清晰连续;肌肉部分撕裂伤合并肌内血肿59例,超声主要表现为肌肉局部连续性中断,小范围撕裂需要动态观察;肌肉完全撕裂伤合并肌内血肿5例,超声表现为肌肉连续性完全中断,边缘毛糙,肌肉断端回缩较明显,局部血肿形成。与MRI及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可以直观、动态观察各类型的肌肉损伤,具有准确性高、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可作为肌肉损伤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 肌肉损伤 撕裂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肌肉注射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肌肉注射的2974例患者(男性1462例,女性1512例,年龄2~86岁)进行疼痛程度的观察,分析产生疼痛的原因,进而探讨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方法。结果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因素,针头及药物刺激引起注射部位软组织的创伤性疼痛,护理人员的不当操作以及患者个人体质的不同是臀部肌肉注射疼痛的主要原因。结论在注射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教会其放松,顺应病人的生活方式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其尽量放松肌肉,或通过有节律的按摩,转移注意力,可减少疼痛的感受强度。

  • 标签: 无痛 肌肉注射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采取产后操锻炼。结果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干预后盆底肌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具有提高改善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盆底肌肉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效果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00例,将其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测定、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评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及盆底肌收缩力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手段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存在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人体骨骼标本是学习解剖学运动系统、临床骨创伤科、临床麻醉、穿刺定位、医学影像学、中医针灸和推拿按摩最直观而又实用的教学工具。制作完整、美观、逼真的人体骨骼标本能为教学、临床和科研带来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人体骨骼标本 制作 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梗塞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负担。脑梗塞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本文就避免脑梗塞患者肌肉萎缩的护理措施进行讨论。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锻炼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6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行盆底肌肉锻炼)与实验组(增加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情况。结果实验组盆底肌功能得分、尿失禁得分、子宫脱垂得分、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锻炼联合干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肌肉锻炼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对军队提出了机构精简、战斗力强和反应迅速的高要求,而军校作为培养军队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强大后备基地,需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合格军事人才,这就要求军校学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军事理论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武器及设备的操作。为了在短短几年内将军校学员培养成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日常高强度的军事科目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造成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拉伤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军校学员肌肉拉伤的普遍原因,提出日常军事科目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预防措施,对肌肉拉伤后相应的治疗与恢复给出几点建议。

  • 标签: 肌肉拉伤 军校学员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捏进针法对减少重组改构坏死因子肌肉注射致肌肉硬结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用提捏进针法肌肉注射重组改构坏死因子。结果实验组102例患者用提捏进针法肌肉注射重组改构坏死后仅有27例出现硬结,而对照组100例患者用常规肌肉注射后则有68例出现硬结。结论提捏进针法对减少重组改构坏死因子肌肉注射致肌肉硬结发生效果明显。

  • 标签: 提捏进针法 肌肉注射 硬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ctivator肌激动器治疗安Ⅱ2错合的疗效。方法对11例替牙期安Ⅱ2错合患者,以activator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拍摄x线头侧定位片,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SNB、U1-SN、U6-PP距及L6-MP距明显增加(P<0.05),ANB、U1-L1和OB则分别减小2.07o、3.94o和1.61m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H-MP角较治疗前增加1.95o(P<0.05),SN-MP角和Y轴角的变化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增大的趋势。结论应用Ac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Ⅱ2错合,能前移下颌并诱导后牙萌出,在改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同时,还能使下颌向后下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从而达到纠正深覆合、改善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和恢复正常面型的目的。

  • 标签: 替牙期 安Ⅱ2 错合 activator 头影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