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产科护理与人类繁衍息息相关,正在朝着“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转变,但是受制于中国目前医疗条件的不足,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和实施。而随着通讯技术、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特别是大量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APP、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和产科护理找到了结合点,为新形势下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将为产科护理的人性化、精确化、科学化管理带来极大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护士工作站在眼科手术病人身份确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移动护士工作站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支撑平台,以终端掌控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开发移动护士站,护士对新入院病人佩带上带有病人身份识别功能的二维码腕带,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告知,保证腕带的有效佩带,保持腕带清洁平整。护士可以通过PDA至病人床边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并通过勾选进行电子化录入,形成围手术期的护理记录。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有二维码的手术单至病房,护士通过终端掌控电脑(PDA)以及手腕带、手术单上的二维码,可以对手术病人进行有效的身份确认,实现了护理治疗的标识、核对、记录的自动化;将护士站延伸到了病人床边。结果PDA能够准确识别手术患者身份,保障手术准确并规范手术交接单的书写,真实记录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手术患者的各项信息。结论PDA提高了病房护士在手术患者身份确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保障手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房颤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房颤组按照疾病特征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51例)和永久性房颤组(54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左房内径、血清MIF、Ⅰ型CP(PICP)、Ⅲ型NP(PⅢNP)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左房内径增大,且阵发性房颤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增加,且3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左房内径与血清MIF、PICP、PIIINP水平均呈正相关(rMIF=0.7050,rPICP=0.6954,rPIIINP=0.6816;P<0.01)。结论MIF、PICP、PIIINP可能通过参与房颤患者心房结构的改变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便携式输液架在肺部和纵隔肿物加速康复(ERA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科胸腔镜肺部和纵隔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3月—2017年10月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方式输液,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移动便携式输液架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疼痛评分,对照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VATS纵隔或者肺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移动便携式输液架配合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