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监测生命体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卡尼丁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左卡尼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大于对照组(7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体温与意识恢复,升高血压,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多巴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yocardialinfarction,AMI)并心源性休克(Cardiacshock,CS)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情况。方法2011年4月~2014年8月,收治AMI并CS患者20例,均给予积极治疗。结果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比重均在50%以上,合并心衰病史、肺部感染在40%以上;并发心律失常45.0%,血肌酐上升≥25%者30%,治疗后LVEF(47.8±1.8)%高于入院时LVEF(38.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率低于死亡者,存活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高于死亡者治疗前、低于48h后,心率低于死亡者治疗前、高于48h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合并CS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治恶心心律失常。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和对照组(多巴胺)各20例。对比两组MAP、心率、乳酸和尿量;治疗28d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MAP、心率、乳酸和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P、心率、乳酸和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AP和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和乳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效果优于多巴胺,临床可优先选用。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ABP在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药物+IABP+PCI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药物+PCI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内死亡率。结果(1)两组治疗前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内死亡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IABP能够改善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 标签: IABP 急性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心源性休克(Cs)指心脏泵功能衰竭,心排血量降低,从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各个重要器官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代谢和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AMI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通常病情危急,临床诊治难度大,病死率极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实施心肌再灌注,组织灌注治疗,结合药物及机械辅助装置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有关研究将AMI并发CS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自1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多巴胺或者是单纯的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探究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存活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患者死亡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存活率,降低了死亡率,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时,联合使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运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运用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1例,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1例患者中,9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病情恶化死亡,总有效率81.82%。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早期主动脉球囊反搏运用下成功度过心肌梗死后危险期的基本保证。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PCI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以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样本,于PCI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治疗期间,从抗凝、出血、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气道干预等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后,患者心率为108次/分,SPO2为100%,住院12d后出院。结论从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气道干预等方面出发,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PCI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治疗期间的舒适度,避免患者死亡。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克 PCI术 体外膜肺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患者均行经皮主动脉内球囊植入后,再行相关治疗调整。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血流动力学稳定,1例死于泵衰竭。结论IABP对血流动力学状态有明显改善,有益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我院于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变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 感染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27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充分认识创伤性休克的特点、发病机理,采取针对性强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除3例创伤严重死亡外,其余均成功治愈。结论链式流程在创伤性休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急救 护理 链式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药物有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的临床抢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共抢救过敏性休克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用药情况、抢救过程以及护理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我院共抢救20人,18例救治成功。结论药物过敏性休克与药物种类及患者过敏体质有关,用药必须谨慎,同时做好各项应急抢救措施,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时要立即实施救治,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

  • 标签: 药物 过敏性休克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率较低,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手术麻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措施及临床抢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4月至2013年1月期间抢救的1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针对病人的受伤情况实施科学、精确的判断之后制定出对应的应急治疗措施,研究分析病人的急救措施以及临床抢救的效果。结果通过急救治疗之后,178例病人抢救治疗成功,5例病人通过急救病情稳定之后转院,7例危重病人通过尽力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治疗的成功率达到了96.32%(183/190);其体征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应当依照病人实际病情来制定一套科学的抢救措施,采用有效、及时的措施实施急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并维持病人的体征,从而有效提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救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