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本科贯彻执行早期下床活动的23名长期卧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与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最终家属放弃出院外,5名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最终康复出院,其余16名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最终顺利出院。所有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未发生脱管事件,未发生因下床活动导致需要紧急抢救。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理机能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症患者 早期下床活动 实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于术后8~10小时后,开始在床边活动;对照组于术后16~20小时后,开始在床边活动。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进行早期的下床运动后,24小时内排气患者有40例(80.0%),24~48小时内排气患者有10例(20.0%),没有超过48小时的排便患者;对照组在术后16-20小时进行下床活动,24小时内排气患者有4例(8.0%),在24~48小时内排气的患者有18例(36.0%),超过48小时排气的患者有28例(56.0%)。观察组术后排气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进行阑尾切除术后,在麻醉剂失去药效时(术后8~10小时),就应开始在床边进行较简单的早期活动,这样有利于肠胃的蠕动,患者能够尽早恢复肛门排气功能,减少术后止痛剂的使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阑尾炎 术后运动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对分别应该常规护理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9.62%VS28.00%,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对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胆囊炎 术后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食道癌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探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患者术后活动依从率。结果食道癌术后活动依从率从品管圈前56.8%提升到品管圈后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食道癌患者术后活动的依从性,有利于术后的医疗护理的实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食道癌 活动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影响妇科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妇科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56例。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3±0.5)d,显著性少于对照组的(4.2±0.6)d(P<0.05)。结论针对妇科术后患者积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影响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有助于缩短手术恢复期,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科手术 早期下床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减灭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卵巢癌减灭术患者,将术后36-48小时下床进行早期活动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48小时后下床活动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气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排气较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减灭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加速肠蠕动,促进肛门早排气,减少麻痹性肠梗阻、腹腔及盆腔器官的粘连、术后尿储留、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使身体机能调节更好,恢复更快,是促进康复的科学护理方法。

  • 标签: 卵巢癌根治术 早期下床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的优劣。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DVT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卧床治疗,观察组早期下床活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7d疼痛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疼痛评分即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5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大腿周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卧床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更快缓解疼痛,改善消肿程度,且不增加肺栓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活动 卧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及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6年15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耳穴埋豆联合艾灸治疗及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后可知,观察组病人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另外从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观察组(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且观察组病人术后无明显腹胀情况出现。结论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腹腔镜术后肠功能恢复,促进其恢复。

  • 标签: 耳穴埋豆 艾灸 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 术后肛门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在护士指导下首次离床进行活动的效果的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有同一名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而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由其家属或护工陪护及协助进行离床活动,观察组由护士在旁指导,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离床活动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首次离床活动中出现切口疼痛、恐惧心理以及需协助患者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首次离床活动中出现头晕现象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而言,有护士在旁指导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降低切口疼痛率,对提高患者自身的护理能力以及肠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术后患者 首次离床活动 效果 护士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胃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护理期间,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概念对其早期下床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2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胃癌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肠蠕动、首次进食、住院时间等用时均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过程中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胃癌 围手术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模式对接受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下床活动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采用早期下床活动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治疗期间的临床干预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模式对接受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早期下床活动 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相关的因素。方法以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及首次发作时的体温、发病季节、原发病。结果6个月-4岁为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普发年龄段,其中男性患儿较多,大多数发作于第三季度,且发作时,体温≥39℃;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与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相关的因素有患儿的年龄、性别及首次发作时的体温、发病季节、原发病。结论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相关的因素有儿的年龄、性别及首次发作时的体温、发病季节、原发病。因此,为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应依据以上相关因素开展针对性措施。

  • 标签: 小儿 热性惊厥 首次发作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首次就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疾病就诊途径调查表》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320例的资料收集分析。结果影响精神病人首次就诊存在性别、文化等多种因素。结论目前精神疾病就诊途径仍较曲折,建议在公众和综合性医院中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等工作,以提高精神病人的就诊率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精神病人 首次就诊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妇顺产后首次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住的56例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所有产妇产程均无异常、顺产无合并症,比较两组产后自行排尿时间及诱导排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顺产后首次自行排尿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干预组在6h内自行排尿23例,超过6h及诱导排尿5例,尿潴留发生率为17.9%(5/28);对照组在6h内自行排尿15例,超过6h及诱导排尿13例,尿潴留发生率为46.4%(13/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有助于促进顺产后产妇尽快排尿,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顺产后 自行排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二胎政策后长江路社区首次与再次妊娠孕期保健与分娩结局。探讨新政策下提高社区孕期保健水平的途径。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社区建册且预产期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47例孕妇,分析其首次与再次妊娠孕期保健与分娩结局。结果747例孕妇中首次分娩的499例,占66.8%,其中阴道分娩的286例、剖宫产的213例;再次分娩的248例,其中阴道分娩的119例、剖宫产的129例。首次分娩孕妇的早孕建册、产检≥8次显著高于再次分娩孕妇,而产检≤4次显著低于再次分娩,差异显著(P<0.05);两组孕妇早产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再次分娩的巨大儿、围生儿死亡、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首次分娩,而阴道分娩低于首次分娩,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社区孕期保健宣传与早孕建册管理,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指导,特别是提高经产妇对再次妊娠高危因素的认识。

  • 标签: 二胎政策 首次 再次妊娠 孕期保健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的护理要点。方法以60例内瘘术后30d尿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了解患者的内瘘临床表现。结果60例内瘘术后患者中,57例内瘘功能发育正常,选择恰当的穿刺点和方向,穿刺操作成功;其余3例患者内瘘功能发育不良,推迟15d后进行穿刺,穿刺操作成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首次内瘘穿刺,应该认真观察患者的内瘘功能是否发育正常,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为患者选择最佳的穿刺时机、位置以及方向。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瘘 穿刺 护理 并发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欧盟首次批准一种干细胞疗法可以在欧盟范围内临床使用。这种干细胞疗法用来治疗一种可导致失明的眼部疾患。这种被称为Holoclar的疗法对80%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例有效。欧洲药品管理局说,这一决定是干细胞治疗领域一个重大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首次做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科首次进行CT增强检查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反应其影响。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控制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首次CT增强检查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率,提高了检查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CT增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