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例孕妇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常规组为健康孕妇,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进行分析,临床上应当早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避免甲状腺功能紊乱引起的妊娠期意外。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及疗效与生活质量变化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化疗前后的每位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术,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连续接受两周期和四周期的每位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对化疗前后的每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化疗前NK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其余免疫指标水平均下降,CD3+T细胞的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每一周期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周期化疗后的疗效与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生活质量变化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微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保护和改善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提高化疗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进高原体能变化与急性高原反应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四川、陕西、山东籍的90名男性青年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平原与急进高原后所有青年的折返跑速度、基础代谢、体重、血乳酸浓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受试青年急进高原第4天后,基础代谢、体脂率增加,明显高于平原地区。急进高原当天运动后,血乳酸的浓度增加。待时间延长1~4周后,血乳酸的水平就会下降,与平原接近,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进高原反应预测中,可以将平原时无氧耐力作为重要的指标,能够发挥较大的预测价值。同时,加强无氧耐力训练后,能够起到预防高原反应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纳米的铜技术,支架采用钛合金材质,含有吲哚美辛药物,新型的宫内节育器—宫喜环使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观察研究对于自愿使用宫内节育器包括宫喜环,TCU220,宫型环,吉妮环的育龄妇女各400例,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在术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一年进行随访,对月经的日记卡进行记录,对临床中不同的主诉进行记录。结果在子宫内放置节育环后的第一、三、六个月,一年内,临床中各种节育器对月经影响和上环后诉不适感带器妊娠率比较。结论使用宫喜环实施避孕的临床效果发现,在上环后的不适感对月经影响,节育环脱落,带器妊娠等方面都优于放置TCU220,宫型环,吉妮环的育龄妇女。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外储存对单采血小板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献血者50名,经由血站采集制备50袋单采血小板,分别在储存的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D1、D2、D3、D4、D5)检测它们的代谢功能(乳酸、乳酸脱氢酶、葡萄糖、pH)、聚集功能(聚集率)、活化功能(CD62P)、低渗休克反应、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计数及低渗休克反应没有明显变化(P>0.05),pH值、GLU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5),LDH、LA及CD62P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单采血小板的计数和低渗休克反应没有变化,但是其活化增强,代谢功能、聚集功能发生明显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动态显像法评价肾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肾动态显像法,根据仪器中Gates法处理程序对图像处理测定肾小球率过滤(GFR),在静脉注射锝一99m-二乙三胺五乙酸后,在4h、12h分别取血,并对1ml血浆中的放射性计数进行测定,计算GFR。结果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平均值(66.8±27.9)(min×1.73m2),双血浆法测定GFR平均值(67.8±32.1)(min×1.73m2),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t=0.179,P=0.858>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法用于肾功能变化的评价中,可以准确的反映肾功能变化,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cy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O水平、eNOS水平,超声诊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肱动脉内径,计算FMD。结果两组IMT、FMD、Hcy、NO、eNOS水平比较见表1。脑梗死患者IM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MD、eNOS及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血管内皮功能显著下降,两者呈显著负性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NSCLC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检测并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T、APTT、Fib、D-D分别为(13.21±1.41)s、(36.32±4.82)s、(5.53±1.02)g/L、(0.83±0.07)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0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抽取献血者空腹全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并吸取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酶Ⅲ、D-二聚体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结论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无明显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了解巨大肺大泡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年,18例肺大泡患者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随访时间平均4年。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肺漏气10例(55.6%)、房颤2例(11.1%)、机械通气、皮下气肿、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各1例(5.5%)。术前、术后3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FEV1分别为1.2+0.6、1.5+0.7、1.9+0.9、1.8+0.7和1.7+0.8;FVC为65+27,64+25,80+26,79+20和77+21,PaO2为75+11,73+11,83+13,85+12和83+9。结论患者行胸腔镜巨大肺大泡切除术后2年内呼吸功能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