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脑内不同的自律细胞群,产生不同的节律,通过神经调控及不同的传播途径,产生不同的脑电波,对应着脑细胞特征频率,控制脑组织不同的区域,实现不同的生命状态,如觉醒、睡眠、梦境。试验支持“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有传输信息作用”,他很可能是我们意识的基础,智慧的源泉,他的抑制让人处于梦境状态。缝隙连接常以电紧张形式传递信息;而化学性突触以动作电位传递信息,他们互相制约,完善着细胞通讯,基于该认识,很可能GJIC不是导致“癫痫”的物质基础,而是癫痫发病的生理抑制剂。各脑区相互协调,伴随不同脑电波,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若出现异常,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如成瘾。人体生命活动的表达主要由动作电位来驱动,即β波是活跃生命活动必要条件,α波阻断减弱,常反应儿童大脑发育不全。基于心脏起搏器原理,对脑不同区域进行起搏及调控,产生不同的脑电波,而改善我们的生命质量,这值得尝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总结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此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病时间、卒中部位、癫痫发作类型、治疗效果等情况。以此具体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总结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我院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早发性患者28例,迟发性患者14例。卒中部位主要有基底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叶出血、脑叶梗死、基底节梗死、混合型卒中等。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全身发作24例,部分发作16例,多种发作类型2例。根据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治疗,效果良好,病情得到控制,没有患者死亡。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治疗“金标准”。我们要细心观察记录患者发病时间、卒中类型、癫痫发作类型等情况。根据上述情况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叙述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发生以后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同卒中类型、位置以及区域面积的联系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开始接收的500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继发性癫痫病典型患者共45例,前后跨度6年,将他们的临床情况以及头颅CT扫描的情况运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单因素方面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的脑卒中发生后继发性癫痫病的患者大多属于脑皮质性卒中病人,而且皮质性脑卒中癫痫病明显比皮质下脑卒中癫痫病容易发生,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1)。脑卒中后癫痫病中大于4cm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小于4cm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1)。在出血性卒中组癫痫病发病率同缺血性卒中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论脑卒中发生以后引起的继发性癫痫病只同脑卒中所发生的位置以及面积大小有关,与脑卒中所属的类型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脑科接受救治的98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其中有10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0.12%,男性脑出血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10.39%,女性脑出血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9.77%;继发性癫痫患者最为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脑叶,而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出血部位基底节;脑电图检测的阳性检测率为82.00%;脑电图表现为双侧不对称性慢波增多,部分可有棘慢波、尖慢波、尖波或者棘波等癫痫样放电。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治疗前,可采用脑电图进行检查,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由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继发性癫痫患者的预后评价体系,并探索对预后评价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由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继发性癫痫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格拉斯哥(GlasgrowOutcomeScale,GOS)预后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预后评分,以及分析预后评估的影响因素。结果依据GOS对由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继发性癫痫的患者进行评估,其中良好预后患者59例,不良预后患者9例;而且入院前病程、发热持续时间、早期意识障碍、多次惊厥发作、EEG、头部MRI扫描和脑膜刺激征等7个因素对预后评估存较大的影响。结论在预后评估研究需要加重对上述这些因素的重视,全面综合分析各种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有一个较为客观正确的预后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同继发性癫痫间的关联性与药品治疗方式。方法抽取2009年4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颅脑外伤内的继发性癫痫患者46例,探讨癫痫同患者受损位置、受损种类、损害严重状况与脑电图检测状况间的关联性。结果开放性脑部受损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即67.39%,显著大于闭合性脑部受损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即32.61%;重伤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即54.35%,显著大于轻伤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即6.52%,外伤性癫痫患者首次实施脑电图检测,异常率即82.61%。结论颅脑外伤以后继发性癫痫发生,同受损位置、受损状况、受损种类等紧密相连,脑电图检测对于这一病症的诊治而言意义非凡。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创新,如何治疗癫痫病有了新的突破—N联多维癫痫康复体系。N联多维癫痫康复体系凭借着其全方位的医学理念、贯穿6大科研技术,在癫痫病临床治疗医学史上取得显著的疗效,打开了治疗癫痫病的新时代。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位患有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每组的人数为50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而对观察组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再应用醒脑静进行注射治疗,在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两组在累积导联数、痫样放电上数值的不同以及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累计导联数为(6.16±0.94),痫样放电为(6.86±1.26)t/180s,明显要比对照组相应的累积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数值要低很多,而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0%)高出很多,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也仅是8%,这个数值也明显也比对照组低很多。结论使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进行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效果,要比仅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效果好得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这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癫痫病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6例患者为癫痫并发偏头痛,另有44例为单纯癫痫病患者,前者设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癫痫分型上无差异,分型比例上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患病年龄、癫痫病程、癫痫发作频率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在临床分型上仍以癫痫分型为主,但偏头痛提前了发病时间,提高了癫痫发作频率。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在性别分布上以女性居多,与偏头痛相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在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250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250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MMSE、NIHSS、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能够显著的改善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患者癫痫的发作次数和时间,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同时依据患者甲状腺激素将其随机分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和非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分别为50例。所有患者均结合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和透析病程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低钙、高磷和高血肌酐水平及低血红蛋白等都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因素。结论低钙、高磷和高血肌酐水平及低血红蛋白是影响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