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结构指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纵向和横向分析比对2016年第三、四季度及2017年第一、二季度部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统计图,发现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部分结构指标数据采集存在偏差并进行纠正数据采集方法。结果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床护比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第三、四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明显高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而护理时数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一致与实际不相符,改进数据采集方法后,2017年第一、二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护理时数更接近实际情况。结论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科学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 标签: 护理结构指标 数据采集 准确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制定标准化、规范化采集、保存、运送、处理标本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查结果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标本质量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血液检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实施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血液标本的采集,常出现的问题和提高标本质量的措施。

  • 标签: 血液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溶血、凝血率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法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5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空针采血法。结果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在穿刺成功例数、标本溶血及标本凝血的发生方面,经X2检验,P值均<0.0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避免了真空采血后再次穿刺输液带给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标本溶血及凝血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

  • 标签: 婴幼儿 标本 采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结果对于维持和支撑心肺功能受损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了解各个动脉的特点,掌握操作流程和要点,加强练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影响结果的不良因素,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和血液标本的合格率。

  • 标签: 动脉血 血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单采血小板者的筛选、采集细节和观察处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保证了捐献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的质量。

  • 标签: 血小板 筛选采集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检验血液采集的3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皮肤采血,观察组进行静脉采血。对比分析两种采血方法的误差率,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静脉采血的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小于皮肤采血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种采血方法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均为采血时间不恰当、标本容量不够、溶血、标本存在凝块等。结论在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中,应尽量采取静脉采血方式,并根据产生误差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血液常规检验采血的技术误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标本 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 皮肤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原因以及相应优化对策。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地区各级医院的5000份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结果5000份样本中共有不合格样本191份(3.82%),其中三级医院的样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二级、一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原因有凝血、溶血、抽血量以及责任问题。结论为提高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各医院均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提升,从而提高血液采集工作的水平,保障检验标本的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采集中出现的样本溶血、血液样本保存情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生化检验指标中TBIL、TP、ALB、LDH、GLU间存在明显差异,而BUN、GGT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P、ALB、GLU生化质控血清放置在4冰箱中存8小时是最不稳定的,对结果影响最大(P<0.05);UA的生化质控血清在4冰箱中受时间长短影响不大。结论要从患者的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储存等各个方面加以质量控制,严格把握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采集 影响
  • 简介:摘要分析标本采集前标本容器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尿标本采集种类的不同、标本采集后的处理4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总结这4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

  • 标签: 尿液标本 采集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士采集标本的质量,以减少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影响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护理因素分析,来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结果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的疏忽,都会使检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

  • 标签: 标本检验质量 护理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离体血液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则选择常规生化检验。此研究对血液标本的采血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对检验的整个过程进行探究,从而找出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采用规范化手段对血样标本进行采集以及检验,对临床生化检验而言,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标本采集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体检人士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管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管理,予以观察组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可以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管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对于水样的采集及保存工作来讲,其是确保检测现象明显、结果精准的基础与前提,想要得到可靠、真实的水质检验数据,就需要保证水样采集及保存的质量,并且正确开展化验工作。假如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很可能是结果丧失代表意义。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水样的采集及保存予以重视。本文简要论述了水样采集的概念及技术,探讨了水样保存的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采集及保存的水平,为后续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 标签: 水样 采集 保存 技术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静脉血样采集针对穿刺部位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3月份新入院需要进行静脉血样采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BD双向静脉采血针(直式),一组使用威高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软连接式),由2名工作10年的护士担任采集人员,观察两组的穿刺部位损伤情况。结果软连接式采血针穿刺部位损伤小,使用更舒适。结论静脉血样采集针(软连接式)和静脉输液使用的穿刺针外形非常相似,使用方法也完全相同,护士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利于提高护理操作质量,避免医患纠纷。

  • 标签: 静脉血标本 采集针 穿刺部位损伤情况
  • 简介:摘要临床标本采集是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对临床检验的结果有直接的确定性作用所以在临床上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随着本院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更新、改进和完善,临床检验在快速和准确的基础上正向着超微量和大批样及自动化的更高水平发展。但是,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还是一切的基础,需要我们更好的进行质量保证。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标本采集误差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尤其是血液标本(下简称血标)采集误差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后半年在我院接受血液检查的550份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并讨论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时间以及血标溶血等采集误差对生化检验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血标采集后若放置时间过长,其pH值、酶活性以及其他成分等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不同位置采集的血标各指标含量不同、发生溶血现象的患者与正常血标相比,血清中的浓度远小于红细胞内某些物质的浓度等因素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均有较大影响。结论血标采集误差对患者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影响很大,尤其是血标送检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时间、血标溶血等因素,所以为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从医人员应尽量避免、严格控制血标采集误差的产生。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标 生化检验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