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颌面手术的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性口腔冲洗方法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口腔冲洗改良进行冲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冲洗舒适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冲洗改良冲洗后,患者的舒适率达到了97.78%;对照组患者的舒适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的非常舒适人数及舒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对于颌面手术患者进行口腔冲洗时,可以采用冲洗改良进行冲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冲洗舒适度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实际应用当中效果明显,应当大力推广。

  • 标签: 颌面手术 口腔冲洗 改良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耳廓假性囊肿也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耳廓轻度外伤、揉搓、挤压等因素有关。目前对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方法多效果不佳;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也较高。我科近年来对门诊的26例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和软骨膜切除术,术后行囊肿区域耳廓全层贯穿间断缝合、结扎加压并引流的方法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与同道一起分享。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贯穿缝合加压引流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插入胃管配合体位干预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观察组则采用改良插入胃管配合体位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洗胃效果予以评价。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出血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洗胃时间为(12.85±2.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1±3.50)min,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插入胃管洗胃,配合体位干预,可以缩短洗胃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因反复洗胃产生的疼痛和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法 插入胃管 体位干预 新生儿洗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肛门一期Soave改良术和传统Swenson改良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人(普通型和短段型)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A、B两组,A组应用Swenson改良进行手术,B组应用经肛门一期Soave改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术后早期、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为131.2±46.3(min),A组手术时间为180.5±4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p<0.05);B组术中出血量为60.2±26.4(ml),A组出血量为100.5±5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p<0.05);B组患儿术中肠系膜紧张、腹腔污染和术后早期尿潴留以及术后晚期污粪、大便失禁、便秘等并发症低于A组。结论经肛门一期Soave改良术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上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各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较传统Swenson改良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Swenson改良法 Soave术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搬运即产妇由推车搬运至病床上,是产科术后护理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通常是采用直接搬运即搬运者用双手直接插进产妇臀部腰部平行抱至床上。在搬运过程由于产妇体重增加,产科值班护士少,常需要两位家属配合护士将产妇由推车搬运至病床,但由于家属没有医学常识,一时间教会也很难,加上剖宫产术后产妇阴道出血多,中单及垫单血迹淋淋,常会污染床单及搬运者手上,搬运者怕沾污血迹而动作僵硬拖拉造成产妇不舒适紧张血压升高,出现麻醉管脱落或导尿管输液管脱落的现象,没有翻身造成肛门排气时间迟、微循环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本人从2008至今应用床单过床搬运,即将推车上的床单和产妇一起搬至病床上,过床后用有人更单将床单取下,这样即清洁、舒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术后搬运法改良
  • 简介:摘要在基层医院,为减轻肛肠病人费用和痛苦,针对肛肠科手术的特殊性,采用直尖手术剪+蚊式钳的组合拆除缝合线。探索即使缝合于深层组织,也能在简单设备下可被清晰显影的缝合线,这将明显减轻病患的痛苦,对于外科的进步将不可估量。

  • 标签: 缝合肛肠科拆线蚊式钳直尖手术剪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对比,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依从性。方法将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2.5ml注射器抽药,排气到针头乳头部位,更换为1ml注射器针头,腹壁皮下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每次注射均采用垂直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2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减少了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患者肌肉注射疼痛的方法。方法改良进针时针尖斜面的角度,使进针时针头斜面与患者肌肉纹理一致(以下简称改良)与传统方法对比,采用MeGill疼痛分级,列表对比观察患者疼痛的程度及各级疼痛的百分比。结果改良进针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卡方检验,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疼痛的百分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改良进针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改良进针方法 肌肉注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妇科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50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7例和对照组2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臀部抬高30~35cm),肛管插入长度20~22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cm。比较2组患者清洁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能彻底清洁肠道,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清洁灌肠 体位 插管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深部肌肉注射改良方法,以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疼痛和针头堵塞。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216例肌注苄星青霉素患者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用传统注射方法,改良组用改良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针头堵塞、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68.5%,改良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无疼痛感40例,其百分比为18.5%,明显高于传统组的3.7%,两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改良后,不仅提高了一次性肌注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酸胀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针头堵塞 疼痛 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改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科300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注射方法后观察效果。结果联合皮下注射法较传统注射法减少了淤斑形成,减轻患者痛感。结论联合皮下注射法优于传统皮下注射法。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掌握低分子肝素钙正确的注射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腹壁右侧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技术(拔针后按压10min)为传统组,左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为改良组,改良组采用进针前抽取0.1ml空气Z路径注射及拔针后用棉球轻按皮肤拔出,不按压注射部位;注射30min内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射后12h内评估注射局部的情况,包括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出血。结果改良注射局部发生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少于传统组,皮下出血轻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Z 路径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注射器加药以避免加药过程中的液体污染,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以前调配27500组为例是对照组,调配方法为食指固定针栓调配药物。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后的27500组为例是实验组,配置方法为手持注射器空筒,食指不接触针栓调配药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注射器加药可以有效避免加药过程中的液体污染,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器加药 改进方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灌肠,解决病人便秘问题,减少病人痛苦和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发生猝死等发作的风险。方法对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的30例心脏病病人应用改进后的保留灌肠,将传统的粗短的肛管改为细长的吸痰管,插入16~20,以缓慢恒定的速度灌入,平均灌肠时间为十分钟。灌完之后让病人保持左侧体位1~2小时。结论改进后灌肠,临床材料选取方便,经济,使护理操作方便,快捷,清洁,安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灌肠效果,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发生猝死等发作的风险。

  • 标签: 清洁灌肠心脏病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革兰氏染色经典的四步改良的两步法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上的实验效率与性能结果。方法对标准菌株质控品为(G-菌和G+菌)、血培养分级报告阳性标本、痰标本的总计120例样本采用革兰氏染色经典的四步改良的两步法进行实验比对,其中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两种革兰氏染色方法一致符合,有28个革兰氏阳性细菌和32个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痰直接涂片标本通过两种革兰氏染色方法结果有两株细菌在两步法染色判读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而在四步染色中结果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差异,P>0.05,表明两种血培养瓶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得出结论,革兰染色二步完全可以替代四步,操作简易、染色快、效果好,大大缩短了标本处理的时间。

  • 标签: 革兰氏染色 四步法 两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清洁灌肠的方法,改善老年患者灌肠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用吸痰管和50ML注射器将磷酸钠盐灌肠液133ML经肛门注入肠道深部以刺激润滑肠壁导出大便。结果临床观察实验组30例,灌肠后30MIN内均解大便,肠道准备充分,术中无大便外溢。结论改良灌肠改善了骨科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采用单次注射甲氨蝶呤与分次注射甲氨蝶呤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每天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每天分两次注射甲氨蝶呤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较为理想的方式,分次注射甲氨蝶呤更有利于患者的吸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因而值得我们日后在临床中借鉴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单次注射 分次注射 异位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单孔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10月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改良单孔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同期50例行有气腹腹腔镜手术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32.5±14.2min,术后病率8.9%,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4.7±16.4min,术后病率2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下腹部仅留有一约15-20mm的疤痕。结论改良单孔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术后病率少,美容效果满意,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无气腹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安全有效内瘘穿刺方法对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穿刺,探究改良型钝针扣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2015.3期间90例入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传统组采用内瘘普通穿刺,改良组采用改良型钝针扣眼穿刺,观察比较两组半年后相关并发症情况、透析充分性且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成功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传统组高达28.9%,改良组为13.3%,改良组较传统组并发症少,P<0.05;两组血液透析充分性相比,改良组较传统组血清白蛋白、Hct、Kt/V、血色素、URR各项指标好,P<0.05,两组穿刺成功率相比,传统组仅为73.3%,改良组高达88.9%,传统组较改良组穿刺成功率低,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改良型钝针扣眼进行内瘘穿刺,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改良型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