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学的两大特点,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已经不能全面概括中医学的特点,来源于中医学经典的辨论治一直隐藏于中医学的文献字里行间。笔者提出辨论治概念,而且提出辨病論治、辨证论治与辨论治是中医学诊断治疗体系的三驾马车,辨论治更是三者的灵魂。旨在抛砖引玉,请广大同仁斧正!

  • 标签: 辨象 辨象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MRI全脊柱扫描及其后重建技术诊断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5例脊柱侧弯患者使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全脊柱扫描,对接颈、胸、腰各段脊柱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分析其现象,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多位患者扫描得出,15例患者属于椎体及附件发育不良、6例属于Chiari畸形、3例属于中央管扩大或脊髓空洞、1例是脊髓纵裂。结论MRI全脊柱扫描的应用,提高了各种脊柱侧弯畸形诊断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实际意义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畸形MRI全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合理的肛瘘核磁检查序列、扫描方法及优化的扫描参数以获取优质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方法通过选取不同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不同,从图像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走形情况方面来分析图像质量。结果肛瘘核磁检查选取自旋回波类序列,平行或垂直肛管走形的扫描方法、优化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有助于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的走形。结论肛瘘核磁检查,序列选取合适,扫描方法合理,优化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能为肛瘘的诊断提供最优的图像。

  • 标签: MRI 检查设备 扫描方法 参数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临床观察、生理、生化、病理检查及治疗等各方面对肿瘤患者的瘀血舌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希望能对今后肿瘤病人瘀血舌诊断标准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肿瘤 血瘀证 舌象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CT检查的意义以及胃癌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资料。结果胃癌的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胃壁弥漫增厚型7例,(28%),节段增厚型2例(60%),肿块型3例(12%)。CT检查可以了解胃癌的大小、部位和形状、范围、有无局部外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胃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胃癌的诊断。CT检查在估计胃癌能否手术切除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协助制定手术的方式,而且为治疗设计适宜的方案。

  • 标签: 胃癌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膏方前后舌的变化。方法舌采集运用尼康D40数码单反机,便携式数码摄影灯箱,灯箱光源色温为5400K,显色指数为Ra>90。结果膏方前后,舌各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舌脉象检测既简便又无创伤,为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舌象 膏方
  • 简介: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四”理论作分析研究,对运动养生理想的开展时间段落进行界定、划分,以期对不同职业或从事不同运动项目锻炼的人群提供科学有益的运动养生指导意见。

  • 标签: 四象 四时 运动锻炼 养生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和速度,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病舌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6例胃病患者,观察不同患者的胃病舌,并根据临床中医诊断进行辩证分型。结果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肝郁脾虚型的舌均以薄白苔和白厚苔为主,脾胃湿热型以白厚苔和黄厚苔为主,胃阴不足型以薄白苔、白厚苔和黄厚苔为主。结论胃病舌主要包括薄白苔、白苔、白厚苔、灰褐苔、薄黄苔、黄苔、黄厚苔、少苔,且与中医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分型具有不同的舌特点。

  • 标签: 胃病 舌象 中医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本组34例,口服碘番酸片0.5-1克,均用层厚5mm,间距5mm平扫。结果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样变6例,胆囊癌2例,胆囊位置变异3例,胆囊外钙化1例,肝癌低密度灶与胆囊部分重迭1例。结论口服碘番酸CT扫描对诊断胆囊疾病很有帮助。

  • 标签: 碘番酸 疾病 胆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下慢性胃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患有慢性胃炎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胃炎的特点。结果中医辨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脾胃虚弱型;患者Hp感染与辨证分型无关;不同证型出现胆汁反流频率高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不和型与其余四型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拓展了慢性胃炎的诊断思路,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 胃镜黏膜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超声图特征。方法对超声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的30例患者与同时期经过超声波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20例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三者两两比较,在高回声边壁,内部回声,内部血流及距乳头方面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扩张合并感染往往以乳头下更为常见,多数无血流信号分布,而三者在象限分布,纵横比,边界、形态、内部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提高对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并可与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等的内变进行鉴别。

  • 标签: 乳腺导管扩张 感染 纤维腺瘤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颅脑CTA触发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及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行颅脑CTA触发扫描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1组(触发阈值为90HU)、2组(触发阈值为120HU)、3组(触发阈值为150HU)、4组(触发阈值为180HU),23例/组。对四组患者的动脉、静脉CT差值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脑动脉、脑静脉密度与其余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图像后处理质量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颅脑CTA触发扫描过程中需要与合理的扫描触发阈值相结合,从而获得较好的颅内动脉图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标签: 颅脑CTA 触发扫描 优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捐献血小板前的血象检查,减少冲红率。方法对单采血小板供者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和冲红组,在捐献前的血象筛查中,除根据(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的规定,对HGB、HCT、PLT项目严格把关外,增加了MCV、MCH、MCHC的质量要求。结果冲红组的MCV、MCH、MCHC接近正常值或较正常值偏低,对照组各值均高于冲红组。结论改进的监测方法优于传统的血小板计数要求,降低了单采血小板的冲红案例,保护了献血员队伍。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单采 血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名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秒,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的平均CT值,分析CT值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固定CT值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值,研究达到此值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之后将结果在单排螺旋CT机上使用,经过100例实验证明其结论的实用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组CT值最小值为70.70HU,最大值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值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期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经过100例验证,准确率100%,成功率为100%。结论肝脏动脉期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期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期时间。

  • 标签: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动脉期 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观察CT增强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增强CT的检查成功率。方法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六月的98例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结果出现不良反应12例,其中中度反应3例,轻度反应9例;造影剂外渗3例;扫描方案设计不合理,图像显示不佳3例;病人出现恐慌,不配合检查1例。结论通过对CT增强检查失败病例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增强检查成功率。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原因分析 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