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我院于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变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血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复苏24小时液体总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小时尿量、复苏前和复苏后3天C反应蛋白水平(CRP)、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进行记录和比较,并且对患者肺水肿发生情况以及28天内病死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患者每小时尿量明显更多,P<0.05;患者复苏3天时血CRP和PCT水平明显更低,P<0.05;共计3例患者发生肺水肿,没有患者28天内死亡。结论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输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式,探析和研究麻醉处理效果,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腹症合并感染休克患者20例当做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观察和分析的对象。然后对这20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麻醉处理工作,统计相关的治疗结果,借以得出麻醉工作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这20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经过相应的麻醉处理方式之后有18例患者明显好转,剩余的2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因为自身器官功能退化和年龄比较大而治疗无效。结论对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适当的麻醉处理方式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均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3h和24h集束化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状况的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在血糖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SOF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延缓或者逆转器官的衰竭,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治疗时机越早,病死率越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营汤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感染性休克且中医辨证为邪热初入营分证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清营汤,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积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毒解毒与扶正相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以常规治疗和排毒解毒与扶正结合治疗,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排毒解毒与扶正结合治疗组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有27例男患者和23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岁到69岁间,研究组患者有男性患者13例和女性患者37例,患者的年龄在7岁到80岁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痊愈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在医学上开始广泛实施,排毒解毒与扶正结合治疗是中西结合治疗的一种,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治疗危重病症时往往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必净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基于本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且随机的将这3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抗感染性休克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点突出血必净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的由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60.00%)。结论血必净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比较小,能够有效的的控制患者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42例在本科室进行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分析参与本次调查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例数为31例、无效为11例,治疗有效率为75.61%;根据临床治疗资料显示,病死例数为11例,其中因营养不充分死亡者为7例,构成比为63.64%;因器官受累死亡者为4例,构成比为36.36%。结论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诱发因素比较多,有效合理的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观察患者疾病分型,制定适合患者治疗的最佳方案,实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T—proBNP对ICU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预后作用。方法将ICU收住的102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心功能障碍组(NT—proBNP>900pg/ml),心功能正常组(NT—proBNP<900pg/ml),观察两组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心功能障碍组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心功能组正常组(P<0.05)。结论NT—proBNP可以作为ICU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障碍的重要检测指标,对患者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0例年龄≥60岁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采用PICCO监测(PICCO组)18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CVP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APACHEⅡ评分、乳酸值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入住ICU治疗时,年龄、APACHEⅡ评分、乳酸值以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P>0.05;治疗72小时后,两治疗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减少、乳酸值降低及中心静脉血压饱和度上升水平。结论PICCO监测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相对CVP监测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