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128排双源CT胸痛一站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双源CT胸痛一站式检查的100病例(心率>65次/分钟)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50例,按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总注射量为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总和,其中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比例为73,总注射量=扫描采集时间×流率+20ml,流速与体质量指数(BMI)相关,BMI<19,流速为4.5ml/s,19≤BMI≤25,流速为5.0ml/s,25<BMI≤30,流速为5.5ml/s;对照组50例,按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比剂90ml,生理盐水40ml,速度5.0ml/s;比较两组对比剂用量及胸部CTA图像上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患者图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中,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值均>300HU,均满足诊断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两组间平均对比剂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1士9.2mlvs90士0ml,P<0.01)。结论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128排双源CT胸痛一站式检查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嘉鱼县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的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的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全县累计有HIV/AIDS52例,其中外地4例,本县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人,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占19.15%、不详占2.13%。结论嘉鱼县HIV/AIDS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他(她)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他(她)们的配偶和其他的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西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和现有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维西县201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维西县居民粗死亡率794.71\十万,标化死亡率为749.49|十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死亡高于女性(χ2=96.54,P<0.05)男女性别死亡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801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前五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11%。结论维西县居民以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为主要死因。维西县全死因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除1~35岁出现一个死亡低峰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死亡专率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75岁以上达高峰,且男性各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民县健康人群实施麻疹检测具体情况,确保针对麻疹疾病可以及时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方法选择富民县2015年—2016年健康人群831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所有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主要选择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最终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于2015年,接受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共包括445例,其中>250mIU阳性率为437例(98.20%);>800mIU阳性率为378例(84.94%),其中>800mIU检测对象存在保护率;于2016年,接受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共包括386例,其中>250mIU阳率为330例(85.49%);>800mIU阳性率为142例(36.79%),其中>800mIU检测对象存在保护率;最终发现2015年与2016年检测人群在>250mIU阳性率、>800mIU阳性率以及保护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富民县健康人群实施IgG抗体水平检测发现,2015年以及2016年在最终>250mIU阳性率、>800mIU阳性率以及保护率方面均存在差异,对此仍然需要将麻疹疫苗接种率以及接种质量提高,从而确保麻疹疾病可以获得有效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据文献报道炭疽杆菌芽孢在动物皮毛、土壤、水源中存活可超过二、三十年,近几年环青海湖地区炭疽发病较为常见。本人收集刚察县近年来的炭疽疫情,为此类地区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刚察县2011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炭疽患者52例,对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论按照现行炭疽诊断标准,52例患者均确诊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51例,占98.1%,肠炭疽1例,占1.9%。经治疗均痊愈。我县炭疽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存在显著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牧业区1。结论加强基层医疗人员,特别是对乡镇、村医的专业培训,减少对此类病例误诊、漏报,做到及时上报、就近隔离病人。加强对牧民群众的宣教工作,不剥食,不贩卖病死畜肉、皮。做好病畜尸体处理,疫点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建议当地兽医部门加强畜间防疫、疫苗接种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17年巫山县居民死因。方法监测辖区范围内所有的居民,报告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进行死因分析。结果2015年—2017年我县共报告死亡病例11298,粗死亡率785.94/10万,标化死亡率499.10/10万(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标化),其中男性死亡人数6970例,粗死亡率942.2/10万,标化死亡率597.00/10万,女性死亡人数4328人,粗死亡率620.45/10万,标化死亡率391.47/10万。结论巫山县居民死因以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提示需加强死亡监测与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阳县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结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登记结婚的11821对,自愿婚检的男女11450对,男11423人,女11437人,共22860人进行医学检查,婚检率96.9%,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疾病患者3145例,患病率13.76%。其中精神疾病16例、传染病(性病)156例、内科系统病736例、生殖系统病807例、HBsAg(+)1430例,现孕3663例。结论婚前检查是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应该加大妇幼保健工作的力度,相关部门包括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措施干预,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使适婚男女树立健康的生殖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殖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评价我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工作情况及实施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工作措施可靠供依据。方法以全球基金疟疾项目(2010年7月~2012年6月)和近年消除疟疾工作情况资料进行评价。结果项目的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实施要求,达到了消除疟疾2012年发病率下降到1/万以下的阶段性目标,2010~2012年发病率为4.52/10万~8.45/10万。结论项目实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府主导,卫生牵头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更有效地加强或协调;各级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检验设备得到了更新或补充,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痕迹资料得到了加强;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为消除疟疾的管理工作或其他项目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或参考的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江川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年对1214名8月龄-65岁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7.94%,保护率84.35%。不同人群抗体阳性无差异,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x2=1.38P>0.05)。不同地区阳性率无差异(χ2=0.35p>0.05),但抗体阳性与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差异(χ2=134p<0.01)。结论江川县8月龄-65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平均达97.94%,抗体保护率84.35%,出现阳性率、保护率低的反应在8-17月龄和14岁以上人群。为此,需提高8月龄的麻疹疫苗及时率,开展14岁以上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管理,特别18岁以上女性麻疹疫苗的接种是下一步考虑的免疫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涟水县1951~2011年流脑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涟水县历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的分布。结果涟水县1951~2011年共发生流脑22719例,年均发病率为44.96/10万,1965年发病率最高达1970.86/10万,死亡843例,历年平均病死率为3.7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多,发病以农民最多,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小学生。结论涟水县流脑发病仍以A群流脑为主,自1986年广泛使用A群流脑疫苗后,发病率逐步下降。但随着近年来C群流脑的出现,应加强流脑监测,掌握流行菌群的变迁情况并普及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与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县2009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宾阳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58.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1.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74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6.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66.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5.41%。0-29岁主要死因为意外伤害,30-64岁主要死因以恶性肿瘤为主,65-79岁主要死因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损伤和中毒是宾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