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惠山区2009-2013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惠山区2009-2013年共报告水痘病例4073例,总发病率113.34/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4,P<0.01)。常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有2个,为3-6月和11-1月,占发病总数的72.82%。男性病例2295例,女性病例1778例,男女性别比1.29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发年龄为5~14岁,占发病总数的59.76%。学生发病2447例,占发病总数的60.08%。地区分布占前三位的是玉祁,钱桥和堰桥,发病率分别为175.28/10万、122.73/10万、115.94/10万,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9,P<0.01)。结论惠山区2009-2013年水痘发病率每2-3年出现周期性高发,14岁以下学生是高发人群,提示应加强中小学水痘病例的监测,在发病高峰来临前开展水痘疫苗接种,保护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话随访结合健康教育在山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本院内科一区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山区,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给予电话随访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并在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两组相比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给予山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街道居民主要死因。为以后制定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作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历年死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u检验比较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病为近年来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结论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3年宝山区户籍人口老年肺结核病疫情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工作。方法分析比较2009—2013年户籍人口老年肺结核情在整个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我区60岁以上组老年肺结核占较大比例,2009—2013年在登记患者中登记数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传染性比例60岁组以上逐年增高,至80岁以上组达高峰;目前病例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61.84%);发病类型以新发病例为主,复发病例的涂阳率显著高于新发病例(P<0.05)。结论为了提高老年肺结核病人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应该加强特定人群的宣传广度和力度,继续开展医疗机构专题培训等措施,做好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增强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根据卫生部关于《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及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采用回顾性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三个临床科室1758个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1.97%,其中治疗性用药比例为39.9%,预防性用药比例为60.1%,应用Ⅰ联抗生素占65.1%,Ⅱ联用药占32.3%,Ⅲ联或以上用药占2.6%。结论基层医院同样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住院患者临床抗生素使用率超过卫生部要求的抗菌药物使用指标60%,需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监管。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汉市青山区2009~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掌握青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提出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采用为青山区长住的所有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从年度和年龄等多角度分析儿童的死因及死亡率。结果青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5.08‰降到2011年的3.79‰。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其中婴儿组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先天异常,1岁以上儿童前三位死因分别为煤气中毒、脑瘫和肿瘤。结论不同年龄组儿童间主要死亡原因不同,为了降低婴儿期儿童死亡率,重点在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先天异常,对幼儿期儿童,要努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简介:摘要对无锡市锡山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多渠道、多途径综合防控慢性病工作机制。慢性病防控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部门配合,筑牢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开展高危人群的发现与干预,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居民防控意识,依托社区,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