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化学发光进口试剂定量检测HBsAg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352例血清和血浆标本,采用美国雅培有限公司出品的“ARCHITECTHBsAg”和罗氏诊断公司出品的“HBsAgquantitativeElecsys”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罗氏试剂与雅培试剂检测结果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了0.993。结论两种HBsAg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相关性较好,具有同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通便灵胶囊的快速鉴别。方法根据通便灵胶囊的主药为番泻叶,而番泻叶中主要成分番泻总苷属羟基蒽醌类,利用其遇碱显色的特性,建立该药品的快速化学鉴别方法。结果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通便灵胶囊的有效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有效应用于对此药品的快速筛查。

  • 标签: 通便灵胶囊 化学反应 快速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的范围内,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联免疫。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APF检测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用放射免疫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探讨这两种方法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取正常人和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各32例,分别用化学发光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人组和患者组的血清TPO-Ab,TG-Ab和TM-Ab,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无论是微粒子化学发光还是放射免疫,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化学发光的特异性优于放射免疫,但是敏感性不及放射免疫。结论化学发光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综合性能优于放射免疫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TPO-Ab TG-Ab TM-Ab 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ELISA)对艾滋病抗体情况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价值。方法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HIV抗原抗体筛查的人员,包括有创性诊疗操作前、输血前、孕产妇、门诊、体检等自愿筛查的288名艾滋病高危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结果CLIA检测阳性率为95.83%,ELISA检测阳性率为89.93%,两组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LI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但两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临床中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检测。

  • 标签: 化学分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尿中WBC、RBC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155份尿液分别用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查进行WBC、RBC检测。结果仪器干化学法,显微镜手工,白细胞、为39和32;红细胞的阳性例分别41和33,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WBC、RBC检测结果总趋势基本一致。检测RBC、WBC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防止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进行结果比较,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势与利用发展前景。方法通过罗氏cobase411分析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血清甲胎蛋白进行测定,对比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结果两种方法呈正相关,都有很好的重复性。但罗氏cobase411分析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甲胎蛋白的灵敏度较高,为1.5ng/ml,且CV值明显小于酶联免疫吸附,而在检测范围上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也要优于酶联免疫吸附。结论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进行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稳定性很强等诸多优点,是现今检测血清甲胎蛋白较好的方法,这些优点使其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血清甲胎蛋白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果的对比,对其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门诊患者新鲜随机尿液600例,分别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的WBC、RBC。结果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检测尿液WBC、RBC的参照标准。在检测WBC时化学分析仪检测较显微镜检测检出率低,沉渣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效果较为一致,在检测RBC时显微镜比沉渣仪分析对红细胞的检测率较高,总的来说,对于红细胞的检测显微镜检测比两种仪器检测检出率均高。结论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中的WBC、RBC快速简便,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只能最为过筛实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必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检验质量避免误诊漏诊,从而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病人数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病人数据均值质控(averageofnormals,AON)在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ON判断病人数据均值质控(AON-QC)在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人数据均值质控可以同时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监测。结论病人数据均值质控在检测系统存在较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上与常规室内质控一致性很好,对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标签: 病人数据均值质控法 室内质量控制 临床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患者划分到研究组,并列举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状况。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从SCC-Ag、Pro-GRP、NSE、CEA等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肿瘤患者生物标志物检验上可考虑采用化学发光免疫进行测定,此测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上提供一定合理、科学依据。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收集850例住院病人尿液标本,同时在两仪器上常规检测,以尿液有形成份分析为参照,评价尿干化学法。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与AVE-764B尿液有形成份分析对红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对白细胞检测有非常性差异(P<0.01)。结论干化学试带法易受理化因素干拢,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操作简便,可对不离心标本进行分析,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而准确对标本进行分析。

  • 标签: 尿干化学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酶促化学发光(CLIA)与酶联免疫(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低浓度值的灵敏度。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段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门诊与住院患者CLIA乙肝检测中HBsAg结果≥0.05IU/ml(判断为阳性)的标本1018例,同时用ELISA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记录S/CO值,以S/CO值≥1判断为阳性。结果各年龄组HBsAg在CLIA检测低浓度值(0.05-0.20IU/ml)时总例数为135例,约占总阳性例数的13.3%。这135例用ELISA检测S/CO值≥1(即判断为阳性)例数仅为44例。显示CLIA和ELISA两者的检测灵敏度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灵敏度高于ELISA,HBsAg作为术前和献血、输血前检查应将CLIA作为首选方法;但由于ELISA法方便操作,适用于大量筛查,因此在大量体检时,HBsAg将ELISA作为首选方法。CLIA和ELISA只是HBsAg筛查方法,若要确诊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应做乙肝DNA或中和试验来确诊。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酶促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在检测女性血清性腺激素中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168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妇女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两组人群的血清性腺激素。结果两组的促卵泡激素(FSH)、催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性腺激素呈周期性变化。结论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女性血清性腺激素可准确判断女性生育情况,为临床疾病治疗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血清性腺激素 不孕症
  • 简介:摘要上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先报道化学发光免疫(CLIA),其结合了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的优势。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先进的超微量活性物质检测技术,应用范围广泛,近10年来发展迅猛,是目前发展和推广应用最快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灵敏度和精确度比酶免、荧光高几个数量级,可以完全替代放射免疫分析、彻底淘汰酶联免疫分析。目前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已被广大实验人员所认可,并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生物检测技术。但只要检测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就会出现“钩状效应”。当被检测标本抗体含量过高时,不易形成免疫夹心复合物,从而导致测定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或假阴性的情况。现将用双抗原夹心一步免疫分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出现钩状效应导致其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的1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钩状效应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LiCA(光激化学发光)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这两种方法的符合率。方法临床上使用LiCA和ELISA分别检测362份血清标本,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核对统计。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LiCA更为灵敏。结论对患者的预防性筛查,ELISA检测可以满足要求,但LiCA技术具有快速、均相(免冲洗)、高灵敏和操作简单的特点,能为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更适合临床需求。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两对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化学分析仪以及传统手工对于尿液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比。方法对498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分别应用化学分析仪和传统的显微镜手工。对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以后,采用手工检测尿蛋白以及白细胞的阳性率较分析仪具有优势,采用分析仪检验红细胞的阳性率优于手工检测。结论在检测尿液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手工同分析仪检测联合起来,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临床治疗获得更加精确的依据。

  • 标签: 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应用于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需进行尿液白细胞检验患者172例,依据硬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利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检验两组患者尿液样本,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尿液白细胞检验结果的漏诊率、误诊率与总错误率分别为1.16%(1/86)、0.00%(0/86)、1.16%(1/86),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4(7/86)、15.12%(13/86)、23.26%(20/86),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应用于尿液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尿液白细胞检验的临床总错误率,确保所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梅毒抗体与梅毒螺旋体凝胶试验(TPPA)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TPPA同时检测249份血清样品,根据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结果的样本吸光度与临界值(S/CO)比值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S/CO值范围在<1,1-3,3-5,5-7,7-9,≥9时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TPPA阳性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73.33%,75%,84.61%,90%,1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TPP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S/CO值≥9时,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结果符合率达到100%,且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灵敏度高、快速、可自动化、特异性强,可作为梅毒抗体初步筛选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为临床上检测梅毒抗体带来方便。

  • 标签: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抗体 TPPA
  • 简介:摘要目的在HIV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分析假阳性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HIV检测的16263例患者,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检测。结果16263例HIV检测的患者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检测,筛查出阳性标本54例,阳性检出率为0.33%;之后,经免疫印迹检测,确定有阳性标本37例(阳性检出率为0.23%),8例为阴性和9例为不确定。结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在HIV检测中的假阳性率较高,需要结合多种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 免疫分析法 HIV检测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应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对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中的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慢性重肝患者40例,乙型肝炎硬化患者40例,正常对照50例。将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纤维硬化中的四项指标在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测定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化学发光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检测方法。

  • 标签: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化学发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