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临床手术开展的同时,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1。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低体温发生的各种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唐某,女,50岁,因“鼻咽癌综合治疗后2年余局部复发”于2012年3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因“鼻塞伴左颈部肿物1个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MR提示鼻咽部肿物,颅底骨质破坏,右侧咽后及双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鼻咽肿物活检病理为(鼻咽)未分化癌非角化性癌。经DCF方案化疗2程,PF方案化疗1程后给予放疗,PET/CT检查未发现病灶。2011年2月份出现左侧头痛,伴左侧眼球活动障碍、左眼肿胀、复视,同年5月份复查PET/CT检查未发现复发转移。2011年12月鼻咽部MR增强扫描示肿瘤复发并向颅底侵犯,并侵及左侧咽旁、颞下窝区,部分蝶骨及眼球后组织。于2012-1-13和2012-2-4行DP方案姑息化疗2程,(多西他赛80mg,DDP80mg),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后患者左眼肿胀症状明显缓解,应约进行第三次姑息治疗入院。入院时患者精神可,睡眠一般,饮食和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余。无“糖尿病、甲亢”等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期间行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择期全麻开腹手术的病人80例,根据护理对策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低体温护理,注意术中保暖,术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术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为60%,躁动发生率为50%,均明显高于干预组的5%和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观察指标方面,对照组引流量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大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护理可以明显降低病人寒战、躁动发生率,缩短麻醉后清醒时间,降低引流量,对于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较大。
简介:摘要引起低血钾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未清楚,据报导低钾性麻痹多见于亚洲地区的病人,年轻男性发病率较高。而本病在国内有家族史者少见,多为散发性1.2。甲亢低钾麻痹的发生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在骨骼肌肌细胞表面作用的结果。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肌细胞膜表面,可能影响了肌浆网膜的通透性,使大量钾离子滞留在肌细胞内,而钾离子是致痛物质,所以先出现肌肉酸痛,随后诱发低钾麻痹3。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5月共收治甲亢合并低钾麻痹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间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体温,而围术期由于各种原因使该平衡破坏,常导致病人处于轻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4.0℃~36.4℃)的状态。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器官低灌注时),低体温可以降低组织的耗氧量从而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对于普通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围术期低体温对机体各系统有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围手术期病人低体温的原因以及低体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并对各类保温护理措施加以详述,提出复合保温是防治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重要方法。无论是应用什么样的保温措施,既要保证利于手术,也要让患者舒适,感受到细心细致的护理温暖,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服务精神。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MRT1WI和T2WI及脂肪抑制T2WI多方位扫描,观察MRI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定位及定性价值,并总结其信号变化规律。结果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正确者52例,正确率为100%,病灶检出率为93.3%(62/66)。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子宫轮廓不光整,部分病突出子宫轮廓外,宫腔变形。子宫平滑肌瘤在低场MRT1WI上大多数病灶表现等信号,T2WI上表现为特征性低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MRI软组织对比度好,可多方位成像,低场MRI对子宫平滑肌瘤在观察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宫腔的关系及在定性方面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理想的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