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静脉营养中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早期营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3月接收的120例早产儿(胎龄29~34周,出生体重1200~2250g)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均有患者40例。其中高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2.0~3.0g/kg·d,每日增递0.5~1g/kg;中剂量组给予氨基酸1.0g/kg·d,每日增递0.5g/kg.d;低剂量组每日0.5g/kg·d,每次增量0.5g/kg,三组最大剂量可达3.5g/kg·d。比较三个剂量组新生儿的生长速度以及体重恢复至出生时水平所用时间,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剂量组新生儿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新生儿体重恢复至出生时水准耗时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而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氨基酸早期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具有广泛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融入“家属情感慰藉协议”的痴呆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对照组给予痴呆康复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与监护人签订“家属情感慰藉协议”。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对照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患者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年亲属探视次数比较。研究组亲属平均探视62.38人次,对照组亲属平均探视为21.94人次。结论植入“家属情感慰藉协议”的痴呆护理干预措施临床应用,可以一定程度地延缓痴呆患者认知衰退速度的进程,对保持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初治无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治无效高血压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完善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77.5%,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5.0%,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初始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NIPPV/BIPAP/NCPAP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胎龄<32周早产儿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确诊为NRDS且胎龄<32周的早产儿。按初始无创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三组(NIPPV、Bi-PAP及NCPAP)。比较三组患儿生后5天内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应用无创通气时间、使用PS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1)NCPAP、NIPPV和BiPAP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模式使用时间、住院时间、PS使用率及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BiPAP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胎龄<32周早产儿NRDS较NCPAP可以降低机械通气率,但在减少PS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未显示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者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与行单一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同对照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无论在治疗后患者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方面,还是在HBVDNA阴转率方面,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疗法不仅临床阴转率高,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管理系统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2例初始胰岛素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远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FBG、餐后2hFBG血糖、HbAlc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代谢指标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管理系统应用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短程化疗对初始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和获得性耐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未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未超过一个月的结核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将患者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进行短程化疗治疗。结果经过9个月短程化疗后,敏感组在疗后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耐药组2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短程化疗治疗9个月后,化疗成功的83例,化疗失败的患者中发生获得性耐药的有6例。结论初始耐药与结核病患者短程化疗效果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应将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检查指标,根据测定结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这样是阻止患者获得性耐药结核的有效方法,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未曾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分为联合组40例,单药组40例,联合组用拉米夫定100mg,阿德福韦酯10mg,1次/日;单药组用恩替卡韦0.5mg,1次/日,均口服。分别在基线、12、24、48、72周时留取血清,检测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36例,单药组34例完成了72周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血清ALT、胆红素、HBVDNA、HBeAg阳性率、血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同时间联合组和单药组生化应答比例及与基线比较两组HBVDNA下降绝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在治疗12、24、48周时HBVDNA<500拷贝/ml的比率、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72周时HBVDNA<500拷贝/ml的患者比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联合组分别为88.9%、30.4%,单药组分别76.5%、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病毒变异及耐药发生,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均良好。结论初始联合LAM及ADV在抑制病毒复制、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