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丹参酮IIA是中国传统药物丹参的脂溶性提取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和脑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病(Alzheimer’sdisease,AD)体内外模型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主要是通过抑制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protein,Aβ)的形成和沉淀,抑制Tau蛋白的过磷酸化,从而抑制老年斑(Senileplaques,SP)的形成和神经纤维的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抑制抗氧化应激,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神经元凋亡;此外,丹参酮IIA还显示了抗胆碱酯酶的作用、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从而对AD起到防治作用。

  • 标签: 丹参酮IIA AΒ蛋白 TAU蛋白 氧化应激 凋亡
  • 简介:目的:分析抑郁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抑郁患者50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并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溴甲酚绿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来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Alb、TF以及PA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Alb、TF、PA呈负相关。结论:对于抑郁伴急性期反应患者来讲,部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存在异常,所以临床中在诊断和治疗抑郁患者时,应对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进行及时检测,进而对抑郁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并准确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

  • 标签: 抑郁症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强迫患者Quisi的特征。方法:应用德国Quisi仪,对40例强迫(OCD)的Quisi进行全夜监测,并与35名正常人对照(NC)。结果:与NC组比较,OCD组Quisi为REM睡眠潜伏期前移,REM活动度,REN强度,REM密度和第1阶段睡眠均增加及睡眠潜伏期延迟和睡眠效率降低。结论:Quisi中的REM变化可能是强迫患者的脑电生理学特点。

  • 标签: QUISI 快速眼运动 强迫症
  • 简介:文献报道放射治疗会损伤唾液腺,导致病人口干。由于没有或较少有唾液分泌,病人感觉不适,疼痛,患感染和龋齿的危险性增加,并且给吞咽和讲话带来一定困难。匹罗卡品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它在口腔干燥治疗方面的应用尚外于较新的领域。

  • 标签: 匹罗卡品 口腔干燥症 肿瘤病 放射治疗 感觉不适 唾液分泌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婴儿痉挛的诊断和判断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确诊为婴儿痉挛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头颅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26例(100%),16例符合典型高峰失律,3例符合变异型高峰失律,7例为异常脑电图表现。16例脑CT异常,4例头颅MRI异常,6例隐源性IS脑CT和MRI检查均正常。结论:脑电图可作为婴儿痉挛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高峰失律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痉挛脑电图(EEG)及临床发作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53例婴儿痉挛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观察。结果:EEG典型高度失律77%,不典型高度失律23%,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不同步棘波、多棘尖—慢综合波群不规则混合间断或持续爆发—抑制反复出现,3~6周/秒无规律发放。结论:临床以短暂急剧强烈的多发性肌强直性收缩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智能缺损和脑电图高度失律为特征,可以肯定脑电图是诊断婴儿痉挛唯一可靠的检测依据。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患者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78例神经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78例神经患者脑电图轻度异常18例,中度异常4例。结论:各型神经以及男、女性患者脑电图表现无显著差异,脑电图改变说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同时存在兴奋与抑制的失调。

  • 标签: 神经症 脑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AS)和孤独儿童(AC)在脑干听觉反应(ABR)检测中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32例AS和30例孤独(AC)和40名健康儿童(NC)的ABR。结果:AS组、AC组及NC组在绝对潜伏期波Ⅲ(Oz脑区),绝对波幅波Ⅲ(Oz脑区),波V(Oz脑区)上有差异极显著性(P〈0.01)。与NC组和AS组相比,绝对潜伏期波Ⅲ(Oz脑区)上,AC组延迟于NC组和AS组(P〈0.01)。波幅分析所见,绝对波幅Ⅲ(Oz脑区)AC组低于NC组和AS组(P〈0.01);绝对波幅波V(Oz脑区)AC组也低于NC组和AS组。AS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性(P〉0.05)。结论:ABR对临床辅助诊断AC和AS有初步参考价值。

  • 标签: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孤独症儿童 脑干听觉反应
  • 简介:多抗甲素在临床上治疗再障,获得较好的疗效。肌肉或静脉注射多抗甲素有一定副作用如低热、哮喘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我们采用成都利华药厂的多抗甲素口服液治疗白细胞减少,并作造血干细胞GM-CFU测定,免疫指标等检查,

  • 标签: 多抗甲素 白细胞减少症 过敏性休克 再障 造血干细胞 免疫指标
  • 简介:血栓栓塞是一种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动脉附壁血栓形成脱落是造成远端微小动脉栓塞的重要原因,深静脉形成及脱落血栓是造成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的高凝状态及明确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密切相关。围术期特别是术后早期,更易出现微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现将血液高粘滞状态术后早期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术后 高粘滞血症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及伪刺激治疗组,共接受20次rTMS治疗治疗开始及疗程结束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Anderson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真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52.38±14.48%,伪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1.84±3.34%,两组阴性症状的改善状况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后,rTMS真刺激组的PANSS总分和N分减分率也明显高于伪刺激组(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有效。

  • 标签: RTMS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CAS)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方法:对15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EEG进行分析。结果:15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脑电图正常53例,异常97例,异常率为64.67%。结论:EEG可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脑动脉硬化症 脑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我们对36例慢性失眠进行了临床调查,心理分析和多导睡眠图检查,对其中31例患者进行了MMPI测定,24例患者进行了EPQ测定。经分析我们认为:1.本组失眠可分为三类:(1)持续性精神生理性失眠;(2)主观性失眠;(3)伴有情绪障碍的失眠。2.慢性失眠者多表现为悲观、抑郁、易怒、情绪不稳定。

  • 标签: 失眠症 多导睡眠图
  • 简介: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以左旋甲状腺素治疗,25μg·d~(-1),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后的促甲状腺素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别显著,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能够恢复其甲状腺功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旋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 简介: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肝补肾的著名方荆。在治疗糖尿病时,通过抗自由基,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糖耐量和降低血糖,降脂、减重等发挥治疗作用,并且可以针对糖尿病的并发发挥直接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本文对28例心功能不全的老年忧郁病人在抗扰郁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经对比研究发现:此类心律失常都是由于较大剂量使用三环类抗忧郁药物引起的.而且,对于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为明显.本文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了临床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三环类抗忧郁药 药物治疗 老年 忧郁症 心律失常
  • 简介:应用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图技术检测2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异常率分别为95%和70%,证实了本病在存在脑神经功能异常的同时,脑血流动力学亦发生明显异常。作者认为,虽然此两项技术对于临床诊断无特异性,但二者联合应用可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指标。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经颅多普勒 脑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精神分裂患者在疾病早期事件相关电位各成分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方法:对43例精神分裂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100、P200、N200、P300波的检测。结果:患者组检测结果异常35例,异常率81%。与对照组相比,N100、P200、N200、P300潜伏期均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300波波幅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对病例组中其发病时间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说明ERPs作为一个客观的电生理指标,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以肢体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脊肌萎缩,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十分相似,常使鉴别诊断发生困难。心肌酶检查对鉴别这两种不同病变有重要作用,但在少数心肌酶增高的脊肌萎缩患者中则可能发生误诊。为此,现将一例心肌酶异常增高的脊肌萎缩的临床资料与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心肌酶异常增高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