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新型网状解剖型钢板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2016年9月,采用自行研究网状解剖型钢板治疗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23例,按Neer分型,均为二部分骨折,手术方法均采用肩峰前外侧切口,长度约4cm左右,显露及复位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后行钢板固定,合并肩袖损伤的一期修复,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3例手术患者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平均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0周,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1例出现骨折再移位,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全组优良率86%。结论应用新型网状解剖型钢板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及内固定可靠的优点,疗效满意。
简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2013年大会将于2013年12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行。大会主办方一中国生物材料学会(ChineseSocietyforBiomaterials,cSBM)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务院批准的由中国从事生物材料科学技术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发展生物材料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CSBM的前身是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作为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的奠基成员之一,CSBM代表中国生物材料界作为该联合会的会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材料事业的发展,为在不同学科和领域工作的生物材料科技、教育、企业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对话和交流平台,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本次大会将汇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和医疗机构、
简介:目的报告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6例(男5,女1)。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8岁)。粗隆部软组织缺损范围5cm×2cm-8cm×4cm。股外侧肌带蒂肌瓣转移至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区,在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例肌瓣发生小片植皮坏死,经3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肌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年,受区外形较好,慢性骨髓炎没有复发。髋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优5例,良1例。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CARE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CT检查的腰椎外伤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常规扫描组(组1)、大螺距+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2)及CAREkV+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3),每组30例。组1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6岁。组2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组3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3岁。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估测量图像CT值和噪声[即标准差(S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结果3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3.9±1.4)mSv、(2.7±1.2)mSv、(2.5±1.1)mSv;组2、组3ED均显著低于组1(P<0.01),组2、组3ED较组1分别降低了30.8%、35.9%。主观图像评分,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4,P>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上3组SNR分别为(2.1±0.9)、(2.0±0.4)、(2.3±0.7)(F=1.052,P>0.05);软组织窗上3组SNR分别为(5.7±0.7)、(5.3±0.5)、(6.2±1.4)(F=1.081,P>0.05),3组间骨窗及软组织窗感兴趣区SD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16、0.763,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CARE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简介:为了进行电触听代偿的应用研究,设计了一套应用软件。该软件有两种工作方式:(1)非实时刺激方式:以10.000Hz的频率单路采样,本软件提供了FFT和AR模型两种信号处理算法。并有频谱编码和最大峰编码两种方式。(2)实时刺激方式:由8路采样采集来自8个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计算机对信号进行简单的平均处理后,实时输出刺激。文中还列出了不同信号处理算法和编码方式得到的结果,可以得到AR结合最大峰编码较适合于语音处理;对于自然声,有明显特征频率的信号可用最大峰编码,无明显特征频率的信号应使用频谱编码方式。两种工作方式中,非实时方式信号质量高,信号处理及编码方式灵活,但只能作为触听代偿训练设备;实时工作方式可应用于实际的触听代偿器。